· 因為「軟體問題」,近日海外基金投資大戶財產交易所得「全都露」,某大銀行主管說,近日有不少客戶打電話向銀行抱怨,本來藏好好的私房錢,因而被老婆發現,造成家庭革命。老公或老婆抱怨說:「你怎麼還有錢去買海外基金?」
· 只要透過銀行等投資海外基金,每一筆投資、所得,稅捐單位幾乎「完全掌握」,絕無漏網之魚。
· 這次電腦業者和部分銀行內部作業疏失為例,因有廿八家銀行「出錯」,使大部分海外投資人財產交易所得意外曝光,也讓海外基金投資大戶們,警覺到海外所得快要「見光死」。多家銀行業者即透露,隨著最低稅負制上路,最近不少「高敏感度」的高所得者,已陸續進行租稅規畫,而各銀行相繼推出相關產品等,供客戶選擇把錢匯到香港等地,也因而為香港台資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締造佳績。
· 最低稅負制實施不僅將加快資金外流速度,而且這些外流的資金,大都選在稅負低或是零稅負的香港等地,短期內不會回流台灣。
國際精算師評論:
看到沒?只要透過國內銀行等投資海外基金,每一筆投資、所得,稅捐單位幾乎「完全掌握」,絕無漏網之魚,銀行一定把客戶投資海外基金的收益統統上報到國稅局!
詳細報導如下:
海外所得洩漏私房錢
聯合報╱本報記者羅兩莎】
因為「軟體問題」,近日海外基金投資大戶財產交易所得「全都露」,某大銀行主管說,近日有不少客戶打電話向銀行抱怨,本來藏好好的私房錢,因而被老婆發現,造成家庭革命。老公或老婆抱怨說:「你怎麼還有錢去買海外基金?」
不過,銀行理財專員更要提醒基金大戶們:年所得若超過六百萬元,在不久的將來,投資海外等所得,將納入課稅範圍。
銀行業者說,事實上,各銀行向稅捐單位申報客戶所得資料時,都會把客戶與銀行往來的所有所得資料(包括投資海外基金的所得等),全數送交給稅捐單位。
只是,往年稅捐單位在提供納稅人所得資料時,都會把「海外所得」等資料「蓋掉」。換言之,過去,納稅人若有到稅捐單位查詢年度所得資料,表格上均未列「海外財產交易所得」等。大部分人以為稅捐單位只掌握「國內所得」,投資海外基金應該是「被藏的很好」,家人和稅捐單位都不會發現。
但業者強調,只要透過銀行等投資海外基金,每一筆投資、所得,稅捐單位幾乎「完全掌握」,絕無漏網之魚。
以這次電腦業者和部分銀行內部作業疏失為例,因有廿八家銀行「出錯」,使大部分海外投資人財產交易所得意外曝光,也讓海外基金投資大戶們,警覺到海外所得快要「見光死」。多家銀行業者即透露,隨著最低稅負制上路,最近不少「高敏感度」的高所得者,已陸續進行租稅規畫,而各銀行相繼推出相關產品等,供客戶選擇把錢匯到香港等地,也因而為香港台資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締造佳績。
銀行業者認為,最低稅負制實施不僅將加快資金外流速度,而且這些外流的資金,大都選在稅負低或是零稅負的香港等地,短期內不會回流台灣。
國際精算師評論:
富人為求隱匿,都把資金匯往海外,為求甚麼?
· o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中持有資產.
· o透過極度機密方式確保個人資產安全.
· o固定且長期使資產成長壯大,對抗貶值.
· o簡易且迅速的運用資金.
· o擁有財產移轉的控制權.
· o指定遺產繼承人的選擇權.
將資金匯往海外的戶頭,才是避稅、節稅最簡單及行得通的管道~
· 因為稅捐機關取證困難,投資人直接在海外投資所得只要隱匿不報,台灣的稅捐機關根本不可能知道,查稅更是難上加難。稅捐機關沒有課稅資料可以運用,個人海外所得的課稅難度就會升高。
· 把資金匯往海外,而且通常一次不超過五十萬美元且不是密集性的匯出。
· 因財政部對海外所得課稅有三年的緩衝期,而資金流程的查核期間為七年,因此高資產族群可利用換緩衝期間積極將資產轉移至海外隱藏,而將資產隱藏海外的最簡便方式就是購買境外金融商品。
· 根據致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由於稅捐單位不易稽查國外資金,最近,不少有錢人都把錢匯到海外戶頭,或買海外保單、境外基金。
· 相信在最低稅負制將個人海外所得納入課徵範圍於正式實施前,國內高資產族群定會利用這幾年的時間,經由不同管道將資金大舉匯出,隱藏在各大免稅天堂。因此可預期的是國內未核備的境外金融商品的種類與數量將會大幅增加,藉以滿足有資產隱藏及移轉需求的投資人。
錢進國外最熱門、海外戶頭妙用多~
· 我國未與大部分的國家、區域、及境外金融中心(免稅天堂)簽訂租稅協議,所以在國稅局在查核上,較不易取得相關資料。
· 國內投資大眾較常購買註冊於免稅天堂的金融商品,其中又以註冊於開曼島、根西島、馬恩島的金融商品或境外保單為大宗。由於上述地區,對投資人的資料有完善的保密機制,所以投資人或股東的資料將不會被揭露。因此,部份高資產族群會利用境外公司的名義申購海外金融商品,藉此提升國稅局稽查的困難度。
· 境外金融中心多具免遺產稅的特性,且部分地區甚至可以變更金融商品的持有人及公司的股東名冊,如此一來所有資產移轉的事實均發生於海外國稅局無法確切掌握。
境外下單買基金,可以避稅、節稅、生前贈與、或死後移轉的好處~
· 買境外基金直接下單,不管是生前贈與或者死後的資產移轉,只要基金屬於共同持有,都可以節稅、避稅。
· 海外新型的金融商品不論操作績效、投資標的與策略的應用均較國內多數已核備的商品優異。因此就單以績效而言,投資未核備海外金融商品已有很大的吸引力。
投保境外保單,可以資產國際化,免受國內稅負折磨~
· 保費便宜是新一波國內資產型消費者投保境外保單的第一大主因:
境外保單由於計算死亡損失率偏低、壽險業者資金運用管道多元,使得保障相同的壽險保單,保費比台灣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高,加上當地沒有6,000萬元的投保上限等誘因,讓有高保額需求的有錢人心動。
· 避開稅負困擾是新一波國內資產型消費者投保境外保單的第二大主因:
稅捐機關無視於現行保險法的規定,將投資型保單納入課稅範圍,更逼得許多有錢人,把資金改買境外保單。財政部雖然表示,個人海外所得未來也要納入最低稅負制稅基,但境外保單業者認為,到國外查稅並不容易,即使納入稅基,也不會嚇阻國人的資金往海外移動。
想把錢順利匯出國外有許多訣竅:
·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預先在海外找一家銀行開戶,然後,趁著出國旅遊之際,將沒用完的錢直接存進去;以後,再慢慢地從台灣匯款到這一個海外戶頭。
o 要留意,每一次不超過50萬美金(約1500萬元新台幣);通常,錢出了國門,就脫離了國內稅捐機關的管轄範圍;於是,可省下一筆贈與稅的支出。
o 不過,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提醒,海外開戶最好找具有外國籍的人士處理。
o 同時,避免密集性匯出,而匯出金額的時間超過5年以上,較不會被稅捐單位找麻煩。
· 另外,把錢匯給在國外念書的子女,只要證明這筆錢是做為子女的教育、生活費之用,也不算入贈與稅的課稅範圍。以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過世為例,當時, 溫 太太證明小孩戶頭裡的資金是教育及生活費;於是,免於遺產稅的課稅範圍。
我ALIF公司目前有一支固定配息的保本保息債券基金 - 加拿大天馬保本債券投資信託基金
· 保證每年固定配息10%+100%本金銀行託管+滿期特別分紅+移民加拿大溫哥華
o 免稅且有擔保的私募公司債券基金,並有RBC加拿大皇家銀行信託與監管,「保證年報酬率10%」,又外加「滿期特別分紅20%(3年)~100%(10年)」,合計報酬率每年在17%至20%之間,投資金額達50萬美元又增送加拿大移民。
我ALIF公司目前有六檔專門投資中國A股IPO、H股IPO、A股基金、香港的中國基金與大中華基金:
投資純中國國內上市A股IPO
1. 英特安里富好運理財基金
o 投資60%~100%純中國國內上市A股IPO
o 投資0%~40%純中國國內上市A股基金
o 信託保管機構:四川創投擔保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信託專戶:51001870836051500557)
o 人民幣帳戶,最低投資金額:單筆55,000港元起
投資純中國香港上市H股IPO
2. 龍的驕傲基金
o 投資90%配置在中國香港上市H股IPO
o 投資10%配置在中國國內上市A股IPO
o 信託保管銀行:渣打銀行 (香港)
o 最低投資金額:單筆52,500美元起,可透過香港KGI凱基證券戶口5,250美元 (外加0.28%) 起
投資中國A、B股及越南股市
3. 皇龍中越基金
o 投資70%配置在中國A股、B股
o 投資30%配置在越南股市
o 信託保管銀行:渣打銀行 (香港)
o 最低投資金額:單筆3,300美元起
投資透過QFII額度的中國A股
4. 申銀萬國AAA騰龍基金
o 投資40%~60%配置QFII中國A股
o 投資40%~60%配置海外上市中國股票,包括20%~40%配置香港H股及紅籌股
o 投資0%~20%配置避險產品
o 信託保管銀行:Fortis富通銀行 (香港)
o 最低投資金額:單筆,A類戶口250,000美元起、B類戶口50,000美元起、京華山一證券代理戶口10,000美元 (外加0.28%) 起
投資中國基金
5. 透過AVIVA環球儲蓄戶口產品,投資與陸股有關係的7支中國基金
o 首域中國增長基金
o 景順中國基金
o 匯豐中國股票基金
o 安本中國機會基金
o 霸菱香港中國基金
o 惠理中華ABH股基金
o 惠理價值基金
o 最低投資金額:單筆15,000美元起、定期定額每月500美元起
投資大中華基金
6. 透過AIIT產品,投資與中國有關係的2支大中華基金
o 鄧普頓中國基金
o 聯博大中華基金
o 最低投資金額:單筆10,000美元起、定期定額每月100美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