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祐夫 2008/03/06
雖然次貸風暴讓全球投資人遭殃,但最近逆勢上揚的股市反而更凸顯歐非中東的投資潛力…
歐美股市積弱不振,新興市場受累回檔,但仍有股市突破重圍、異軍突起。統計今年至3/4為止,漲幅超過一成的前三名國家全數為中東和非洲國家,依序是阿曼(16.29%)、奈及利亞(14.91%)和摩洛哥(14.25%),不約而同都集中在新興歐非中東(簡稱EMEA)地區。(見表一)














雖然次貸風暴讓全球投資人遭殃,但最近逆勢上揚的股市反而更凸顯歐非中東的投資潛力。因為橫跨新興歐洲、非洲和中東三大塊區域合組的市場與歐美成熟國家連動度低,而且在伊斯蘭金融規範下,大大降低該區域與次貸掛勾的風險,因此,建議投資人佈局歐非中東,保守者以此作為避開次貸風暴的選擇;積極者藉此追求歐非中東的成長機會。


從全球投資人對新興市場又重新邁開投資步伐可見一斑。根據EPFR資料顯示,但對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已經從1月底以來連續四周淨流入,其次,對新興歐非中東和拉丁美洲基金,也從2月中旬以來連續二周淨流入。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為今年以來,首度全面對全球新興市場或區域新興市場淨流入,顯示充沛的資金行情又有在新興市場發酵的跡象。(見表二)


若論今年以來資金對各新興市場的偏好,熱門區域當屬新興歐非中東,統計至2月底為止,僅小幅淨流出8700萬美元,相較其他區域仍有17億美元至87億美元不等的流出情況,更是凸顯全球資金對新興歐非中東的買盤正逐漸升溫。


共同基金流向














新興歐非中東擁有豐富的資源所創造的財富,正好轉為各國龐大的基礎建設,進一步帶動人民財富及內需消費。以資源為例,中國龍、印度象缺乏資源,需靠俄羅斯、中東與非洲支援,包括石油、天然氣、鑽石、黃金、白銀及錳、鎳等蘊藏量豐富,正好可以就近滿足亞洲對資源的需求。


目前,不僅亞洲國家如日本、香港、南韓,甚至台灣皆爭相投資,而中東國家也以其賺取的油元財或主權基金,開始進入西方金融市場,逐漸形成一股強大力量。以長期發展性來看,中東北非國家的企業皆擁有全球化、多元化,及低股價這三個特質,造就該區域自去年第四季迄今,表現居各大新興市場之冠。


或許投資人會質疑,次貸風暴未散,新興歐非中東適合作為資金避風港嗎?我認為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歐非中東地區,擁有全球70%的石油、75%天然氣蘊藏量,而南非更是白金、鑽石等貴金屬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在美元弱勢、需求有增無減的情況下,預期未來價格仍持續維持高檔,因此在美國經濟成長減緩下,新興歐非中東已經成為另一個資金避風港。


再者,新興歐非中東雖然受惠亞洲資源需求,但該區域股市與亞洲股市在過去五年關連度僅0.5(彭博,2007/12),將其納入投資組合,正可提升新興市場投資的多元性。再者,非洲、中東等新市場成長動能與亞洲、拉美不同,成長基期偏低,未來發展空間大,投資人在低點逐步佈局,將可掌握長期成長機會。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在1997年成立全球第一檔投資EMEA基金,截至去年底基金規模達9.5億美元,為同類基金中最大者,其中逾五成投資於非洲、中東等經濟體,為目前少數參與非洲大陸與伊斯蘭機商最力的基金。憑藉超過十年的在地研究經驗,我們預期未來三年,歐非中東趨勢持續上揚,實為全球投資人在資金配置上不可錯過的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