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專題報導】

2008.03.05 04:19 am
 


理財家雜誌社長林奇芬的兒子今年小學六年級,幾年前她就每個月定期定額投資一檔亞洲基金,為兒子累積大學、研究所教育金。林奇芬估算,按照目前獲利,1個月投1萬元,20年後400萬教育金目標可望達陣。

林奇芬說,儲存教育金是長遠人生理財規畫,最好透過時間複利效果累積獲利,她為兒子挑了德盛小龍基金,投資標的是目前成長爆發力最強勁的新興亞洲,一年基金年報酬率約10-20%。

她算過,如果每個月投入1萬元投資,20年後240萬的成本要滾出400萬沒問題,比放在銀行定存好多了。

林奇芬投資基金,採取分散策略,有新興市場、全球股票型、歐洲、原物料還有平衡型,以及兩檔ETF-台灣50(0050)、寶來金融ETF(0055)。買金融ETF的原因很有趣,立委選後,林奇芬看準金融股將有飆漲行情,準備進場時,卻怎麼樣也買不到,「因為每天都漲停板!」

她只好退而求其次買ETF,結果1月台股重挫,加權股價指數跌幅達11.58%,金融指數在兩岸可能開放利多刺激下,逆勢上漲6.04%,造就寶來金融ETF單月7%報酬率的成績。

菜籃族看到台股重挫時苦哈哈,但林奇芬卻勇於進場。例如去年12月整個盤面哀鴻遍野,她發現很多個股價都被嚴重低估,例如坐擁資產題材的裕隆(2201),在新店有一大片土地開發計畫,獲利都已經估算出來,但偏偏市場就不給面子,股價每天跌。

當時林奇芬就趁勢進場,連續買了三波,平均成本都在30塊以下,到2月底為止,裕隆股價已經超過40塊了。

林奇芬也認為,理財必須善用不同投資工具,例如之前銀行房貸利率低廉,她換新房子時,就故意留了500萬貸款。林奇芬說,貸款利率這麼低,「不貸白不貸!」多出來的錢可以用來投資其他報酬率較高的工具,或做其他人生理財規畫,活用資金讓你不必老是「為錢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