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C4/大中華投資           2007/06/11

《專家漫談》中長期投資 港股納入資產配置


【吳德生】
  上周末與台灣同行老友在尖沙咀路旁咖啡座談天說地,聊到這十幾年台、港兩地商業模式、股市的變化與互動,兩人都深刻感覺台灣投資人對距離最近的香港股市仍然陌生,尤其這兩年對港股的印象就在其利多不斷、頻創新高以及很多台資企業將在香港股市掛牌。
  越來越多人想將資金投入港股,其中大多數人現在關心的僅是應該買那支股票。這些印象與行動其實都對,且在資訊無疆界、流通快速及充份下,似乎不難做買賣決策,也不難賺到錢。
  但實情為台灣投資人身處亞洲股市相對便宜、最具長期投資價值的台股市中,其實投資港股或其它股市,都是以相對期間之高風險成本,希望獲取相對期間的高獲利,因此在風險成本較高下,當台灣投資人準備將港股投資納入資產配置中,著眼點不應僅是買的港股會不會漲,而是港股未來漲跌與個人資產配置有何關係
  眾所周之,香港與港股的繁榮昌盛與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息息相關,中國崛起後,十三億人生產力與購買力成為全球最大商機,人民幣的漲跌與世界經濟密切相關,一部分人富起來的中國正由世界工廠成為世界市場,中國買石油、石油漲,買食糧、食糧漲,買甚麼即漲甚麼;包括股票。最顯而易見的是港股中付美金、收人民幣的中國內需相關產業與個股都仍具大幅潛在投資價值。
  最近中國以行政手段壓抑A股快速上漲,同時為中國資金找出路放寬QDII的政策下,過去作為全球資金進入中國窗口的香港資本市場,將同時開始擔任中國資金進入世界的窗口,一般對此看法大多侷限在港股大利多,H股、紅籌股首蒙其利等。
  筆者認為其中隱含玄機;這些措施內含使A股高本益比上漲趨勢不變只是更穩健,而H股、紅籌股加速於中、港兩地掛牌與陸資來港,則使H股、紅籌股的合理本益比調高外,中國與中國企業將因為有需要、有便宜資金、有制度、有人才及有管道,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全球資源與企業大併購。
  理由為:有需要,為保持中國經濟高成長步伐,維持中國企業高獲利,境外企業與資源的併購為必然走向。有便宜資金,中國的高外匯存底、源源不絕的環球資金與大陸人民高儲蓄力使企業擴張的資金成本相對便宜。有制度、有人才及管道;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提供自由健全的金融制度及不虞匱乏的世界級金融機構與人才。
  過去港股日均成交值曾不到台股的一半,今年以來,港股日成交值低於五百億港幣似乎成為底部量。在新資金源源不絕下,港股要漲到那?若投資人對港股投資,除考量短期是否有高獲利外,建議中長期應把港股投資決策視為資產配置的決策指標,若能如此,台股真的很便宜,港股也不算貴。(本文作者為兆豐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