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成熟股市基金今年吸睛又吸金,金磚四國基金卻是「最掉漆」的四塊磚,從年初到年尾周周失血,EPFR統計顯示,金磚四國基金今年累計淨流出達30億美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3099/f_301290_1.gif) |
圖/聯合報提供![](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udn.com/2010MAIN/img/fb_share.png&width=49&height=20) |
|
統計指出,金磚四國基金第1季失血6.34億美元,第2季受量化寬鬆(QE)可能退場消息影響,擴大失血至14.22億美元,下半年後,因為商品旺季題材支撐,3、4季淨流出情況抒緩,分別淨流出5.4億與3.99億美元。
金磚四國今年表現最差的市場為巴西,由於巴西占拉丁美洲股市權重最高,連累拉美基金「落跑」,今年累計淨流出80.06億元,可以「血流成河」形容,也是三大新興市場失血最多的地區,不過拉美基金還是有進有出,不像金磚四國「只出不進」。
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說,金磚四國風光不再,是由於金磚國家多仰賴原物料出口,如今原物料需求下降,經濟成長退燒,加上金磚四國復甦步伐不一,衝擊國際資金進駐意願,導致金磚四國基金今年來周周淨流出。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金磚國家近年面臨通膨、經濟結構轉型等問題,加上熱錢回流成熟市場,今年股市及經濟表現不若先前強勢,即使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對金磚國家影響最猛烈的時間已過,還需要1至2季的「復元期」。
投資專家認為,金磚四國未來將不再齊漲齊跌,若有意逢低布局,也應挑選具有政策改革題材的市場,而非全面押寶。
目前來看,四國之中,經濟動能維持高檔、企業獲利回春,又有改革政策紅利加持的大陸,「漲」相最好。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大陸經濟平穩發展,且三中全會後,市場對明年大陸經濟展望好轉,短期陸股雖偏向震盪整理格局,但大陸券商普遍認為,滬股持續縮量代表下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