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專題報導】

2008.04.09 02:44 am
 


台灣投資市場常會因當時全球經濟環境與投資氣氛,出現某類型基金特別熱賣現象,不過熱賣基金不等於會賺錢,等到熱度退潮,或遇到全球經濟大恐慌,熱賣基金績效往往跟著下跌,導致不少追逐的投資人住套房。

2000年網路還沒泡沫化時,不買科技基金,或基金名字裡沒有網路、電訊等字,就落伍了;隨後幾年原物料價起飛,連路上老公公、老婆婆都知道最紅的是原物料、能源基金。

後來外資高盛證券發布金磚四國報告,新興市場變成最in的名詞;前年基金市場又轉為「哈日族」,瘋日本基金;去年投資人變成「環保人士」,大家搶著要買綠能基金……。

但經過去年一波股災,這些紅極一時的基金,績效全部被打下來,問題是出在全球系統性風險沒錯,但投資人有沒有想想:自己對產品認知是否足夠?

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基金公司設計好商品後,為了追求募集成績,往往採用密集轟炸的行銷手法,很容易造成過度行銷、產品認知不正確的現象。

劉宗聖舉例,新基金往往被基金公司包裝成適合所有類型投資人,能飛能跑又能跳,讓屬於長期穩健的投資人,買到如原物料、綠能、金磚等高波動率的產品,結果投資起來心驚膽戰,最後受不了基金大幅波動而出場。

也有理財專家認為,新募基金名字取得越來越炫,產品投資訴求多元化,但建議投資人可以觀察,基金持股是否和一般按照指標(例如MSCI世界指數、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等基金相同,如果一樣,就表示這些基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