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第一富蘭克林投信/提供】

2008.03.09 02:44 am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次等級房貸效應使歐美景氣衰退疑慮揮之不去,而隨著美國經濟數據及金融機構相關利空陸續傳出,更加深了投資人風險趨避之心理,市場資金普遍往歐美公債市場移動。

影響所及,不僅歐美股票市場表現疲弱,即使是被市場認為景氣走勢將相對持穩的新興市場,也承受了相當大的賣壓,年初至今新興市場基金淨流出額達178億美金,約佔2007 年淨流入額540億美金達三成的比重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EPFR,統計至3月6日)。

但就近期走勢來看,新興股市已逐漸走穩,且能源及金屬價格走勢穩健,反應新興國家的需求對原物料價格已形成支撐。另外,拉丁及東歐的銀行權值股財報也普遍有符合預期以上之表現,顯示新興國家基本面依然良好,雖短線震盪風險依然偏高,但在市場信心逐漸回穩後,具題材性利基的新興股市仍可望反應其總體及企業面利基而走揚。

但整體而言,今年在景氣趨緩的背景下,新興股市不易出現過去全面齊揚的走勢,經濟及企業體質優劣造成的績效差異會相當顯著,且資金輪動的速度變快也將使投資難度增高。因此若投資人投資新興市場,不妨跳脫國別及區域的限制,以大國收成的思維來進行布局。

例如,新興國家內需興起的趨勢相當明確,也具有龐大的衍生商機,但若直接投資於個別或區域新興市場,則一方面各市場類股組成不一,另一方面投資組合波動幅度也相對較高。

因此,投資人可藉由經理人精選全球受惠於新興市場民間需求之個股,如中國的中國移動及聯想可受惠於中國內需題材,但歐美知名企業如可口可樂、諾基亞等國際領導廠商同樣也可分享中國民間需求高速成長的利基。藉由專業經理人以由下而上的方式,網羅具新興市場題材的成熟及新興國家個股,則可聚焦新興市場多元商機,開拓投資新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