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理財網 2007/12/26
【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整理】

王立(精誠資訊公司資深顧問)

我是個典型的都會上班族,六年級生,結婚三年,比起同輩很多人忙著揹卡債、房貸和兒女的尿布奶粉錢,我和老婆過得還算悠遊自在。因為我從26歲開始投資理財,抱持著「平常心理財法」,八年下來不知不覺已獲利三四十萬元。


買基金 讓自己強迫投資


我大學唸的是資訊,退伍後投入職場當電腦工程師,收入一直很穩定,其實我也愛花錢,每年要出國自助旅行、也愛玩愛買電子產品,可是我從投入職場後,便養成一個好習慣─定期定額買基金,當成強迫儲蓄。


剛開始收入有限時,我每月扣款5000元,投資景順泛歐洲基金,但我對理財一點也不用功,純粹只當強迫儲蓄。當初會選擇泛歐洲基金,原因很單純,只因為「理專推薦」,再加上是歐元計價,我非常看好歐元的後勢。結果一如預期,這支基金獲利相當不錯,歐元對台幣匯率從我最早投資時的31元左右,一路飆漲到40多元。


看好歐元 讓我小賺一筆


直到兩年前才停扣,全部投資六年的30多萬元最後變成60萬元,獲利率高達80%。但因看好歐元還會漲,所以我沒有馬上贖回,而是又在歐元戶頭放了兩年,直到今年才全部贖回,又讓我小賺了一點。


第一檔基金的成功經驗,讓我決定長期投資基金,前年起又陸續定期定額扣款買基金,目前手上已有富蘭克林坦伯頓開發中國家基金、霸菱泛太基金、寶源新興市場基金,每月扣款2萬元左右。這幾支基金多半是投資新興市場。


只買看好的新興市場


我常笑說自己是「懶人有懶福」,投資理財抱著「平常心」,因為我不大看什麼理財資訊,也不貪多,不汲汲營營追逐「哪支漲得最兇」。所以我抱著簡單原則,只買我看好的新興市場,「理專推薦哪支,我就買哪支」,結果目前平均獲利大約有20 %。


上個月,我因為手上有餘錢,又定期定額新買了每月5000元的天達黃金基金,原因無他,也是看好金價後勢,第二個原因也一樣是「理專推薦」。我老婆常罵我: 「幹嘛都聽理專的?理專講的,不都是抄自報紙和電視上說的嗎? 」但我笑說,「我就是連報紙、電視的理財資訊都沒時間看,有理專打點也很好啊!」


平常心 不殺進殺出


我身邊很多同事朋友每天認真研究基金,煩惱到底該買哪支、買多少、要不要贖回…,但我平均一兩個月才上網查看一次自己網路帳戶,平常盡量不去理會手上的基金漲多少、跌多少。八年來,我用平常心面對投資,每月定期定額的基金就當成是固定支出,扣款後就當成是花掉了,所以基金的漲跌鮮少影響我的心情,於是反而能細水長流,慢慢累積出不錯的獲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