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2007.08.14 這些年來,接續發生很多保險給付、國稅局要課遺產稅的案子,法院審理後,最終判決,民眾拿到的保險給付,要列入遺產課稅,廣受注目。 保險給付為何會被課遺產稅、標準在那裡?綜合各個被課遺產稅的案子,就會發現,這些人士有多項共同特色,年紀大、錢多多、保額高、身家豐厚、有生病,都是重點課稅查核對象。 法院認定要不要課稅,完全看民眾的身家、投保動機、目的,法官會從四大細項著手,判斷保險給付的錢,到底要不要課遺產稅。 一、投保目的。 核保時,投保大額保險的人,都有填高額保單報告書,通常,保額一千五百萬以上的人都要填這分報告書。 投保目的這一欄會問,為何買保險,有的人直接填節稅,一下就被抓到,如果填寫為了保障,法官會持續查下去。 二、被保險人的資產。 大額保險報告書裡頭,被保險人還要填身家財產,有多少房子、收入。 如果名下有三、五戶房子,存款多多,法官會認為,這麼有錢的人,還需要投保嗎,而且,還買那麼大額的保單。 保險的功能是,人往生以後,利用保險給付,保障家人的經濟生活。 如果被保險人經濟豐厚,一點問題都沒有,這種情況下,法官會認為,被保險人買保險是為了避稅,想要避掉遺產稅、多留財產給子孫,而不是要保障子孫的經濟生活。 三、遺產多寡。 如果民眾在投保目的欄,填寫為了保障,填上去的財產數額也不多,法官就會實地查核,到底被保險人身後留下多少遺產,一般而言,只要超過二千萬元,保險給付就可能被列入遺產課稅。 四、買保單的年齡、時間。 在被課稅的實際案例中,很多的是七、八十歲的民眾,法官會認為,都一大把年紀了、家產豐厚,怎麼還買那麼大的保額。 最年輕的案例例如,被保險人五十五歲,買了保單以後,經過七年往生,法官去調病歷時發現,這位人士在投保時就有癌症了,法官推估,當時買保單的動機,是為了避稅。 其實,保險不能用來節遺產稅,不管買一般投資型保單、年金險,只要是有錢人、大戶人家,稅官認為買保單的意圖、動機,不是為了保障家人經濟生活,而是為了避遺產稅,就會被課稅。 至於一般老百姓一點都不用擔心,身後遺產不到二千萬元的小戶,稅官根本不會花時間在你身上。
本報訊
- Aug 15 Wed 2007 08:58
保險給付課遺產稅 標準大揭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