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2007.06.25 

工商社論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由英國政府移交給中共,結束了香港殖民的時代,也開啟在中共「一國兩制」下港人治港的新里程碑。十年來,香港發生巨大蛻變,從港英政府遺留下來的高度國際化都會經濟,歷經一九九○年代後期亞洲金融風暴及二○○三年SARS衝擊,香港經濟一度陷入前所未有困境,但在香港改變經濟發展策略,強化與大陸經濟連結,扮演南中國經濟門戶的角色,再加上中共當局適時伸出援手,促使香港經濟快速復甦。回歸十年後的今天,香港經濟繁榮更勝往昔,香港人也成功地展現「港人治港」的自主能力。但是,對照十年來經濟的變化,現在的香港顯然已不再是具有強烈國際特色的昔日「東方明珠」,而是處處洋溢與中國大陸連結的中國特色海港都會,這究竟是港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抑或是無可奈何的命運安排?值得台灣作為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借鏡。


    香港是彈丸之地的海港城市,在港英政府時代能夠發展成為「東方明珠」,主因在於經濟的高度自由化與國際化,可以作為亞洲國家與西方世界發展經貿關係的橋樑,以及區域貿易、金融運輸旅遊中心,在香港回歸中國大陸之前,當時受到心理因素的衝擊,很多港人紛紛移民歐美,多少影響到香港經濟的表現,不過,香港經濟的活力與自由度,仍一直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在九七年回歸中共之後,香港經濟的噩夢接二連三,先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及SARS衝擊,香港經濟在一九九八年負成長五.五%,失業率亦直線飆升,一度逼近九%,是香港經濟最黯淡的時刻,直到二○○三年香港經濟元氣都未恢復。當時,香港內部出現嚴重的路線之爭,一派主張香港應維持國際化特色,與大陸經濟要作適度區隔,才能保住「東方明珠」美譽;但另一派強烈主張,香港應該全面解除與大陸經濟往來限制,扮演珠江三角洲門戶的角色,強化與大陸經濟的連結,才能找到新的活路。在經濟現實的壓力下,香港政府選擇了「改變」,放棄國際特色的堅持,全面發展香港與大陸的經貿關係。


    二○○三年六月,特區政府與中共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除准許一千多項香港產品可以免關稅輸往大陸,開放數十項香港服務業可以赴大陸營運之外,同時也開放數十個城市的大陸旅客以個人名義到香港旅遊,並安排大型優質國有企業赴香港上市。CEPA簽署之後,每年有超過千萬人次大陸旅客到香港旅遊,為香港帶來數百億元的消費及更多商機;大陸國企在香港上市也吸引大量外資投入香港股市,港股總市值從九七年的三兆港元激增到目前近十五兆港元,對香港經濟貢獻很大。二○○四年至二○○六年香港經濟成長率平均達七.六%,失業率降到四.四%,外國雜誌競相報導香港經濟的恢復往日榮景,美國「商業周刊」甚至以「香港,回來了」作為封面主題報導。此一「香港經驗」,無疑反映出大陸經濟影響力的日益強大。


    毫無疑問,香港是搭上大陸經濟發展特快車的最大受惠者。然而,香港的經濟結構及原有特色也受到很大影響。例如香港與大陸貿易佔對外總貿易比重從三六%增加到四六%;大陸旅客佔訪問香港旅客總人數比重從二○%暴升至五三%;香港中資企業比重亦上升到將近三成;香港海外投資超過六成是到大陸投資,近五十萬港人長期在大陸工作。另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高過港幣,港人爭相持有及使用人民幣,港幣已有被邊緣化危機。事實上,經過十年的變化,香港經濟與大陸經濟幾乎已連為一體,港人與大陸人的心理距離也逐漸拉近,香港已逐漸蛻變成高度依賴大陸、具中國特色的大陸南方海港城市。


    嚴格來說,香港原本就是以服務業為主的服務經濟,過去香港服務對象是以外國企業及外國人為中心,現在服務對象逐漸轉變成大陸企業及大陸人,這種轉變對香港而言,主要是心理上的調適,並未動搖經濟的根本。相對來看,台灣經濟規模遠超過香港,經濟結構與香港差異極大,製造業仍佔重要地位,因此,要把香港模式套用到台灣,顯然不切實際,不過,香港經驗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不應忽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