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3
 目前除了分紅及利變型保單之外,其餘的保單都沒有固定且強制回饋的機制設計。此外,不同類型保單在回饋金的領取,以及回饋金的計算上,都有著不同的規定。民眾應該避免落入「數字陷阱」當中。
中央銀行上周四(3月27日)宣布調高貼放利率,並自4月1日起啟動銀行準備金乙戶差別利率後,國內銀行也陸續定期存款利率,並且擴大活期與定期存款利率的差距。

央行這次調升利率半碼,重貼現率由3.375%調整3.5%,也是央行自2003年10月以來的第15次升息。不過在升息之後,除了台幣存款戶笑呵呵之外,有些理財大眾的臉色就不怎麽好看了。

其中,有房貸的民至眾當然首當其衝,其次是有些持有外幣的存款戶,也趕忙將存款解約,希望可以賺到台幣升值與升息的好處。除此之外,過去購買傳統保單的保戶,也跟著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因為根據統計,主要影響保單預定利率的市場利率,保單預定利率如果提高1碼(0.25個百分點),保費大約可調降一成至兩成。筆者一位最近才剛生小孩,想要加買保障的的朋友,對加買保障就有點遲疑。

她聽某位保險業務員的介紹說,現階段如果擔心未來保費會隨著台灣利息的調升而降低,可以選購具有「回饋機制」的保單,像是分紅保單、利變型保險,以及少數具有「回饋金」的投資型或傳統保單。這位朋友覺得有點道理,但還不能完全確定,就來問筆者的意見。

事實上,如果以30歲男性,投保100萬元為例,20年期繳費的平準型終身壽險的年繳保費是2萬4000元左右。在預定利率調升一碼之下,以上同樣性別、年齡、保額與繳費期間的年繳保費,將可望降到2萬元以內。這在目前各項物價紛紛飆漲,唯有收入不漲的凍薪時代裡,無疑可以幫保戶省下不少的銀子。

但是讀者在決定投保之前,首先應該了解保單中所謂的「回饋」,在內容上是具有相當大歧義的。目前市場上具有固定回饋機制的保單只有「分紅保單」與「利變型保單」,例如利變壽險與利變年金兩種。以不分紅保單為例,保戶買了保單之後,就算保險公司在投資上有任何獲利,或是經營績效很不錯,都不可能拿到任何來自於保險公司的「回饋」。

但是法令卻規定:發行分紅保單的保險公司如果有獲利,必須分紅給保戶。至於投資型保單以及不分紅的傳統保單,實際上都沒有固定且強制的回饋機制設計。

所以,市面上其他號稱可以「回饋保戶」的保單,都是保險公司額外提供給保戶的,並不代表每一張的這類保單保戶,都享有這樣的「好康」。下表顯示出市面上具有回饋機制保單的內容差異。













































表、目前市場上具有「回饋」機制的保單:

保單類型

適用保單

回饋方式

回饋金的領取

特色




分紅保單每一張分紅保單當分紅保單經營有獲利時(有死差益、費差益或利差益三者或其中兩項),將70%以上的盈餘分給保戶現金給付、購買增額繳清保險、抵繳保費與儲存生息就算市場利率走低,一旦保險公司經營有獲利,保戶都可望透過分紅來減輕保費負擔
利變型保單每一張利變型保單當宣告利率>預定利率時增額購買保障或併入保單帳戶價值中提領,不折抵減保費當市場利率走低時,保戶可以透過較透明的機制獲得回饋,但回饋金領取較受限制





投資型保單(變額萬能壽險)部分變額萬能壽險當保戶持續繳費超過一定年限之後,保險公司將按目標保費或保單價值一定比例(2%~15%),回饋給保戶併入保戶的保單帳戶價值中,不抵減保費領回的錢等於保戶將之前所繳的錢領回來而已
連動債國泰人壽富貴保本第31期連動債式保單保戶每投資1澳元,可獲得千分之7.75的回饋金直接進場投資該方案只是機動式的回饋,且是針對已繳保費的客戶,所以沒有抵減保費的問題,等於是投資本金增加
增額終身壽險宏泰人壽宏偉增額終身壽險宣告的「保戶分享利率平均值」超過「分享門檻利率」,再乘上分享率(約50%)只能併入保單價值中提領,不能抵減保費當市場利率走低時,保戶可以透過較透明的機制獲得回饋,但回饋金領取較受限制

事實上,保戶如果仔細分析這些固定或非固定的「回饋」機制,就可以發現所謂的「回饋」數字,與當初的想像空間差距甚大。就以進入市場最久的分紅保單為例,根據業者私下以現行市場利率水準,所試算出的滿期後平均每年紅利報酬率(每年實際分紅金額/歷年所繳保費),大概才不過2%左右的水準。

就連號稱回饋機制最為透明的利率變動型保險(包括利變壽險與利變年金),宣告利率與保單預定利率間的差距,多半在0.5%以下,恐怕也難讓民眾與「高報酬」產生關聯。

另外,以最近在保險市場上狂銷的保本型連動債式保單(連結結構債的一種投資型保單)為例,國泰人壽就在二月底時決定,將該公司一張澳元計價的連動債券保單,保戶每投資1澳元,可獲得千分之7.75的回饋金,將再進場投資。這是國內壽險業首次「回饋」投資型保單的保戶,增加保戶的投資本金。

據了解,瑞士銀行所以願意回饋國壽保戶,一來是因為銷售成績太好,二來是因為保單所連結的債券以澳元計價,而澳元利率近期不斷升高。但以契約規定的最低申購本金10萬元台幣為例,換算出的回饋金只有23元新台幣而已。

不過,在面對市場利率有可能提升,許多保險公司為了避免保戶會「解掉保費貴的舊保單,而選擇保費便宜的新保單」,日後將會推出更多具有「彈性回饋」設計的保單。

對此,筆者有幾點建議。首先,保戶應該關心的重點,應該在「保障夠不夠」以及「有沒有買對符合自己需要的保單」,而不只是考慮保費在可預見的未來,有可能再度降低,而延緩了自己獲得周延保障的時機;或者僅僅因為保險公司訴求的「可能回饋」而購買。

其次,由於以上具有回饋機制的保單,遊戲規則都不相同,想要「佔保險公司一點便宜」,甚至是想「多賺一點收益」的保戶,首先應該避免落入「數字陷阱」當中。

以「具有固定回饋饑制」的分紅或利變型保單為例,雖然都有一套號稱「相當透明」的分紅機制,但並不表示購買分紅保單的保戶,就一定能拿得到分紅,或者是真如業者的廣告文案中所謂「完全享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

這是因為影響保戶能不能拿到分紅的重要因素之一,並不是分紅項目的多寡,而是這張分紅保單的「成本(或費用)」的多寡。這部分卻無法像一般公司的每股盈餘等數字一樣,那麼透明且容易計算。

另外與分紅保單相比,利變型保單的回饋機制相對較為透明,但是讀者不要忘記了過去曾經發生過「有些保險公司為了吸引保戶,會刻意拉高第一年的宣告利率,但是到第二年之後,便又降回到一般的水準」的情形。

再者,以變額萬能壽險的回饋機制來看,回饋金的設計,都是提供給「長期持續繳交保費」的保戶,而且給付方式也是以「目標保費」或「保單價值」的一定比率計算。也就是說,保戶所拿到的回饋,其實就是原先所繳的保費而已,並不是保險公司經營績效的分紅。

筆者建議保戶在選購這類具回饋機制的投資型保單時,應該同時比較回饋的比率及相對金額。這是因為每一張變額萬能壽險所設定的目標保費高低不同,有些回饋比雖高,由於目標保費繳得較低,算下來的回饋金也不至於太多。

特別是不同類型保單在回饋金的領取上,有著不同的規定。其中,除了分紅保單的紅利回饋具有「抵繳保費」的功能外,其餘不管是利變型保單,或是部分保單所特別提供的回饋機制,都是併入到保單帳戶價值中儲存生息,或是增額購買保障。

所以,如果民眾真的想透過回饋金來抵減保費,恐怕就只有購買分紅保單一途;不過,如果希望回饋金的分配機制透明,而且收益能夠緊貼市場利率,利變型保單則是民眾比較適合的標的。

事實上,如果民眾買的保單是沒有任何回饋機制的保單,其實也不要覺得「沒有賺到保險公司便宜」,因為前面曾經提到,保險公司推出具有回饋機制的保單,多半是保費高一些,或是過去保戶所繳保費的退回,民眾實際上也沒有得到太多便宜。

筆者更不建議保戶解舊保單而買新保單,這是因為保單前幾年的保費,幾乎全部用做業務員的佣金與保險公司的管銷成本,解約之後能拿回來的錢非常少。「停舊買新」還沒幫保戶省到錢,就先蝕掉一筆費用,不可不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