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12/10
 2006年的國際投資市場,原物料商品在國際市場供需失衡的作用下,漲勢一發不可收拾;反觀金融市場,受日本菜籃族及美國次級房貸波及,分別引發三波國際性股災,但我們卻從波克夏第三季的財報發現,巴菲特依舊獲利,他是怎麼辦到的?
2006年的國際投資市場,原物料商品在國際市場供需失衡的作用下,漲勢一發不可收拾;反觀金融市場,受日本菜籃族及美國次級房貸波及,分別於二月、八月、十一月引發三波國際性股災,股市參與者哀鴻遍野,但是我們卻從波克夏第三季的財報發現,巴菲特依舊獲利,他是怎麼辦到的?


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從1965年5月巴菲特接手以來,股價從每股18美元,在每年複合報酬率25﹪的增長下,目前股價每股已來到135,000美元,42年來市值膨脹7500倍,2000年的網路泡沫、2007年的次貸風暴依舊無法撼動這波成長氣勢,但2007年出清中石油H股的動作,讓世人對於巴菲特神格化的稱呼產生些許質疑,然而環顧投資市場,有幾個人能讓淨資產42年來年年成長25﹪呢?


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標的


在投資市場的商品中,兼俱「進可攻、退可守」特質的商品非股票莫屬,因為普通股每年定期會發放股利,正常狀態下,以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投資收益並不亞於定存;此外,當產業景氣熱絡時,普通股的價格也有機會水漲船高,創造資本利得機會,可說是攻守兼備的好標的。


巴菲特將此一投資工具運用得如火純青,因而得到「股神」的封號,但是巴菲特並非大法師,他之所以能創造高收益,主要是有效率運用「價值投資」,簡單說,就是當發現普通股的價值被低估時,大舉的投入資金持有股份,當普通股股價反應價值時獲利了結;在2003年SARS期間,全球一片恐慌時,巴菲特發現中石油H股的投資價值,大舉進場,於2007年中石油回中國A股上市前出清持股,四年下來獲利七倍。


「價值投資」四海皆準


其實巴菲特早已無私的將他的投資哲學公諸於世,為何大部分的投資人還是無法受益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世人普遍不知「價值何在」?那有「價值投資」之理?以台股的投資來說,通常都是用本益比來研判股票價值,那究竟幾倍本益比才是具有投資價值的呢?


最近巴菲特出清中石油持股後,加碼南韓的浦項鋼鐵,國內的鋼鐵龍頭中鋼,不論是獲利或是經營績效都不亞於浦項,我們就用中鋼的例子來探究一下,價值投資理論是否可以應用在國內的投資標的上,不過事先聲明,此一比較僅就理論推演來驗證該理論的適用性,並沒有特別看好該檔股票的或是推薦之意,畢竟這僅是個人的投資拙見,不是專業分析師所給予的投資建議。


下表所列的數據,是筆者持有中鋼的一些參考數據,直接用當年度的股利分配狀況來計算,話說民國82年筆者投資中鋼時,事先設定兩個進場條件:


1.股價低於20元時買進,因為資金是來自每月固定提撥薪資的一小部份。


2.本益比20倍以下買進,報酬率設定不得少於定存,所以才會定價逢低承接。


鋼股利政策與市場利率比較













從上表的資料可以清楚的看出,單就中鋼股利的分配(不詳細計算股票股利),筆者設定當本益比低於20倍時進場投資,在民國89年以前,中鋼僅能說是一檔定存概念股,投資收益僅小幅優於定存,也因為配股率低造就了中鋼原汁雞湯的特色,這期間的投資固定收益大約在8~10﹪;民國89年以後,國內的利率開始迅速下滑,8~10﹪的固定收益變成了高報酬,91年以後整個鋼鐵景氣受到新興市場國家的激勵,不但配股增加,股利也相對豐厚。


以筆者82年開始定價投資,假設持有成本20元,幾年累積下來持股增加了50﹪,持股成本從20元降為13元,以現在股價41元計算增值3倍多;如果繼續持有,以未來1~2年的現金股利依舊有3元以上實力來計算,持股的報酬率接近25﹪,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


再從本益比的角度切入,過去五年中鋼的本益比並未超過15倍,換句話說它的殖利率有7﹪以上的價值,特別是過去五年國內的利率平均值並未超過2﹪,這也是為何一些談話性節目講到理財時,都會把中鋼拿出來當案例說明;當然這也印證,在今年第二季波克夏的財報中出現持有新台幣現金部位時,研究機構一致揣測巴菲特要買中鋼的傳言了。


危機入市勝出關鍵


筆者中鋼的投資,在民國88年以前,因薪資收入有限,真正買進的數量也有限,但88年以後,中鋼的股價長期處於低檔,加上薪資收入漸增才有較大的部位持有,從資料顯示筆者手中資金寬裕期,剛好與中鋼相對低檔價位契合,在民國87到91年間中鋼的年均價在20元上下浮動,恰好符合投資之初設定的20元以下逢低承接的標準,特別是90、91兩年,說真的,有點接到手軟的感覺。如同巴菲特常說的「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當時手中持股一直增加,增加到管錢的老婆跳出來說話,認為中鋼股價一直沒起色,投資比重押的太多並不明智,夫妻投資意見相左的裂痕越來越大,後來筆者也快受不了時,問了老婆一個問題,「如果把中鋼賣掉,所產生出來的現金,哪裡可以找得到比中鋼投資報酬10﹪還要高的標的?」老婆無言以對,筆者也大夢初醒,因為筆者已經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10﹪投資報酬組合。


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似乎與「危機入市」的邏輯相似,就因為當時有掌握到機會,才能利用時間來累積財富,不過筆者當時持續抱股的理由很簡單,定存利率不到5﹪,抱中鋼股票最少有10﹪的報酬率,這麼有價值的東西沒道理賤賣,沒想到這一抱就抱到現在,「危機入市」真是精挑細選的好時機。


其實,巴菲特能有今日的財富,也是透過持有「投資價值」的標的,藉由穩定的投資收益,加上時間的複利滾存效果所創造出來的,1965年的18美元,以每年25﹪的複利滾存,42年後膨脹了7500倍;說穿了,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就跟定存一樣,差異在於它的利息(投資報酬率)不同而已。巴菲特是「股神」,所以他的「投資定存」利率是25﹪;筆者是升斗小民,「投資定存」利率已有10﹪可以偷笑了。


至於風險?定存的最大風險就是通膨,目前台灣的通膨率近11年來最高是5﹪,換言之,還在可控制的風險之內,筆者應該會選擇先抱一年再說,至於你呢?應該要回頭評估你自身對於風險的承受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