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07.11.15

【工商社論】



     在執政團隊極力為經濟情勢辯解,甚至怪罪輿論「唱衰」台灣之際,行政院金管會日昨發布了最新上市公司減資統計,總計今年前十月,上市公司資金額高達一、四○九億元,突破去年全年總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我們認為,上市公司減資,背後固然存有不同的動機與原因,但全面性的減資風潮,卻見證了台灣投資環境日差的事實。


     金管會證期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十個月,我國共有九十一家上市公司辦理減資,金額共達一、四○九億元。相形之下,前十個月辦理現金增資的上市公司有三十二家,約略是減資公司家數的三分之一,增資金額也只有二三六億元,更是減資總金額的六分之一。增資、減資家數與金額如此懸殊,當然值得關心台灣經濟前景者深入探討與採取適當因應措施。


     基本上,一國的經濟如果蓬勃發展,而且投資環境良好,商機充裕,企業應會積極進行增資規畫並戮力達成,同時,投資大眾也會珍惜任何一個可能獲利的增資機會踴躍參與。反之,如果減資風潮流行,除了一些特殊的個別公司緣由外,多少會透露一些投資大環境優劣、商機多寡,以及投資大眾是否看好前景的訊息。具體而言,依據金管會前十個月的空前減資紀錄資料,我們有理由相信,台灣的投資環境出了問題亟需診治。


     依據金管會官員分析,上市公司辦理減資,主要有三原因。第一是企業經營發生虧損,以減資避免每股淨值下降而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第二是企業資金過剩,沒有好的投資機會,現金減資後退回給股東。另一種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迴避投資大陸不能超過淨值四○%的規定,先辦理減資,以便迂迴進軍大陸市場。金管會官員的分析,其實與去年十二月七日,本報鑑於減資風潮方興未艾,發表「減資風潮的負面效應不容低估」社論如出一轍。具體而言,我們面對工商企業界此起彼落的減資申請,明白指出減資風潮「與其說是企業管理階層務實的公司經營態度,倒不如說是企業為了因應市場萎縮,不得不採取的自救措施與無奈做法」,本報社論並呼籲「不管企業減資的真正原因如何,大大小小流行減資,不再把資金投擲在開拓市場、提升研發等積極項目之上,對國內的產業乃至經濟發展,都屬不利事項。因為資金之於企業,就如同血液之於人體,國內企業減資形成風潮,不但反映我國投資及經營環境不佳,長此以往,產業及經濟將因動能缺乏而衰退、枯槁,政府主管部門及關心國家前途者,能夠不予以重視並即時採取有效對策嗎?」


     雖然如此的呼籲言猶在耳,但一年多來,我們似乎完全沒有看到政府主管部門採取任何行動,更沒看到有任何成果。對於第一種原因的減資,也就是因為虧損而減資,我們看到了國內日增的企業因為景氣低迷而經營陷入困境甚至虧損,最後只好被迫減資,對於此種減資我們表示同情。對於第二種原因的減資,也就是國內新投資機會付諸闕如,上市公司被迫將資金退還給股東的減資,我們深感遺憾與不平。因為,眾所周知,即使經濟崛起如中國大陸者,招商引資的動作始終未停,我們的上市公司擁有豐沛資金,卻因沒有好的投資機會而平白將資金退還股東,政府掛在嘴上的「改善投資環境」、「開拓商機」,其實只是政治口號。對於第三種原因的減資,也就是為了規避兩岸經貿限制的減資,我們更是深感無奈。不要說政府對現行的兩岸經貿限制根本無意放寬,即使同黨籍的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稍稍透露有意改弦易轍,爭取中間理性選民,並落實自己主體性及開放性兼顧的政見,總統府馬上出面遏止,並將此種論述矮化為「選舉語言」。面對毫無意願面對兩岸經貿現實的執政團隊,工商企業除了減資迂迴西進外,恐怕沒有其他良策了。


     難得金管會願意也敢誠實講出減資風潮對於經濟不是好現象,但如此的反省聲音總統府、行政院、民進黨內部會聽到嗎?願意虛心求教並改進嗎?我們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