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7.11.14

【陳怡慈/台北報導】



     國際股市波動大,基金經理人操盤難度加高,為避免短線交易客造成基金淨值大幅波動,包括:富蘭克林、富達、美林、聯博等投顧業者,近來陸續通知銀行通路,倘若民眾交易基金太頻繁,將多收贖回費用、可能被列入監控黑名單,或限制申購或轉換交易。


     至於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儘管六月底前,業者已根據金管會規定,各自訂有投信發行基金的短線交易規範,不過,各業者標準不一、各吹各的調,信託公會奉指示,正和投信投顧公會研議,盼投信業者能訂出一致性的規範。


     中信銀財富管理副總隋榮欣表示,已接獲富蘭克林、富達、美林、聯博等引薦境外基金來台販售的資產管理公司通知,針對七天或九十天內贖回或交易頻繁的投資人,施予短線交易規範。至於規範方式,由各境外基金公司自行發布標準。


     境外基金公司為何要這樣做?隋榮欣解釋,主要在保障中長期投資人的權益。以七天內進出交易基金為例,短線客申購時繳的錢,基金經理人可能都還來不及用在投資標的上,就得拿基金淨值增值的錢,亦即其他投資人出錢所獲得的報酬,來支應短線客的贖回,對其他投資人並不公平。


     原本,短線交易規範,僅及於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不過,有鑑下半年來,國際股市變動劇烈,為降低基金淨值波動,越來越多境外基金加入短線交易規範列車,而境外基金的短線交易規範,全由國外的母公司統一規範,和國內投信基金形成兩套體系。


     國內投信基金部分,信託公會高層昨表示,儘管投信已實施短線交易規範,但各家規範不一,例如:元大投信規定七個工作天內贖回,須另付0.1%的贖回費用,建弘投信則只要0.01%,看得民眾眼花撩亂。


     信託公會高層說,正和投信投顧公會溝通,希望投信業者針對同類型基金,例如:國內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科技基金等,可以有一致的規範,例如:七天、十四天、三十天或九十天內贖回,採取一致性的懲罰性措施,讓民眾有所依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