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07.10.22 04:13 am
 


大陸證券業近來看中台灣龐大的人力與財力,祭出重金挖角,從證券、投信到期貨一網打盡,而且是專業經理人與客戶連根拔起。台灣的證券人才、錢財,正有一股西進潮在蘊釀。

據了解,近兩年轉檯中國大陸的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的經理人,包括原任元大證券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劉慶平,跳槽大陸最大券商中信證券;曾任新光投信海外投資部經理的謝偉鴻,到大陸南方基金公司擔任國際業務部執行總監,並負責操盤南方的第一檔QDII基金—全球精選基金;原任復華期貨執行副總經理方世堅,跳槽上海東方證券期貨事業擔任顧問。

其他還有富邦證券的法人業務經理人,轉檯大陸中國銀行轉投資的中銀國際證券擔任副總裁;永豐金證券香港經理人集體跳槽大陸光大集團等。

證券業人士透露,大陸證券相關產業挖角台灣人才,出手都很大,年薪達台灣的兩倍是起碼條件,而如果是帶業務性質的工作,年收入更可高達人民幣千萬元,相當於新台幣四、五千萬元。

台灣遲遲不開放金融證券等相關行業到大陸發展,大陸證券相關產業卻隨著大陸股市狂飆,累積足夠籌碼,直接拿高薪、高職位向台灣的經理人和其背後的招手。結果,金管會禁令嚴苛,但高資產客戶卻跟著台灣的證券投信經理人,攜手跨海另闢財庫。

不只是個別挖角,一家企管顧問公司高層主管表示,大陸證券業協會更直接開條件,從經紀、研究、基金經理與業務、理專等職務,全都要。以經紀業務分公司主管為例,年薪開價人民幣100萬元以上;營業員因為獎金多,可達人民幣兩、三百萬元,研究部的中階經理人的收入,也有台灣薪資的兩倍。

某大型期貨公司高層主管表示,大陸期貨市場剛起步,股指期貨才剛發行,更希望借重台灣經驗。兩三年以前,就有台灣的期貨經理人,三不五時受聘到大陸給當地當顧問,替業者上課,做教育訓練,演講更是家常便飯。

業者指出,大陸證券業對台灣求才若渴,連非常本地化的經紀業務以及研究人才都想挖。對方的重點是,台灣的經紀業務人才可以帶台灣的客戶資金到大陸,尤其是高資產大戶與法人客戶。

至於研究人才,則是因為大陸本地產業欠缺電子業,而台灣高科技業不少已經到大陸,未來預期會有不少台資企業會在大陸A股掛牌,因此希望挖角台灣的研究人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