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許維真/台北報導】

2007.08.29 02:24 am
 


全球信用市場因為美國次級房貸問題出現緊縮,各類資產價格因為流動性急速枯竭而大跌,過去幾年市場對新興亞洲得以與美國經濟成長脫鉤(de-coupling)的樂觀看法,如今也受到嚴重考驗。繼調降對美國與歐元區的GDP預期後,雷曼兄弟日前也向下修正對亞洲(日本除外)今明兩年的GDP預期,分別從原先8.4%、8.3%下調到了8.3%和7.9%。

雷曼兄弟表示,全球對出口的需求趨弱讓亞洲首當其衝,但全球資本市場的下跌所導致的淨資本流出、負的財富效應及更高的外債成本等,也會對亞洲實體經濟造成損害。

雷曼兄弟亞洲區經濟學家蘇柏曼(Rob Subbaraman)指出,當全球經濟出現衰退時,中國經常被認為是避風港,但這次的情況可能不同。與亞洲金融危機時相比,中國受全球經濟影響的程度已經顯著提高了,自1998年以來,中國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經高達40%,是美國和日本的兩倍有餘。在2000年到2006年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每年平均為中國的年GDP成長率做出1個百分點的貢獻。2006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順差總額的81%。

蘇柏曼說,如果美國GDP成長率只有接近1%的水準或是更低,可能會對亞洲各經濟體造成更大的影響,因為亞洲出口衰退會開始通過就業和投資的削減,對國內經濟造成多重影響,而且資本會加速流出。

中國出口的高速成長,協助經濟體吸收了巨大的生產量,增加就業並刺激進一步的投資,即使全球經濟沒有大幅萎縮,中國出口廠商如今也開始感受到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率下調的痛苦。除此之外,國內成本壓力還來自於地價、勞動力和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以及對環保和產品品質更加嚴格的要求。

雷曼兄弟表示,預期這些因素的累積效應將在今年下半年和2008年開始顯現,而全球經濟大幅萎縮可能會加速這個過程,並導致中國出口速度的大幅減緩。在多年的過度投資後,出口大幅萎縮可能會讓中國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