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5
 2007年下半年,台股兩度挑戰萬點大關,也在挑戰之後兩度直探八千點,如果以高低點的落差來看,過去台股一年的波動高低落差和大約在三到五千點之間,這次八千點的落差和真是千載難逢,然而在這場金錢遊戲中,您是「贏家」?還是「輸家」?
最近各媒體的財經新聞,經常看到這類的報導「台股11月跌跌不休,造成月線收長黑,單月指數下跌高達1124點,創下近7年來(八十九年「2000年」9月單月下跌1341點)單月最大跌點。台股上市櫃市值亦在1個月內縮水2.89兆餘元,換算11月股市,每開盤1日,台股市值就縮水近1300億元,縮水幅度驚人。」【2007/11/30 中央社】;12月的報導,「週五台股獨弱、跌幅冠亞股,市值盤中最低至19.93兆元,短短一周市值蒸發逾2.02兆元,以今年有交易人數313.2萬人計算,平均每位投資人一周內財富縮水高達64.49萬元,縮水幅度驚人。」【2007/12/14 聯合晚報】。


您是統計數字的一份子嗎?

最近兩個月台股有如溜滑梯的表現,讓不少股市投資人心中淌血,如果再把今年以來一路走高的物價結合在一起。想像這樣的場景,因為物價飆漲引發通膨危機,民眾認為與其把錢閒置在銀行讓通膨侵蝕,不如拿出來投資還有機會對抗通膨,因為投資商品中以股票相關的產品較為便利,所以就將資金投入股市,沒想到股市會是如此的表現,平均一位股民僅一周時間財富就縮水64萬,這數字比一般人的年薪還高,這下子不但抵抗不了通膨,恐怕連日子也快要過不下去了。


還好這只是統計的數據,但也難保不會有民眾就是統計數字中的一份子,如果是該如何擺脫此一陰影?如果不是又該如何避免落入這個深淵呢?放眼未來,M型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有些人可能成為這個趨勢的受益者,有些人則可能是受害者,界定標準端視個人能否掌握正確投資觀念及方法。所以投資管理能力就是造就贏家與輸家的分野。


執行投資管理並不需要具備高深的學問,身處資訊發達的現在,大家普遍的投資問題不在於不知,而在於所知的許多事情都非事實。經常聽到投資者說投資管理不容易,除了要懂得掌握時機,還得具備一定程度財務知識,必須要萬事俱全才能開始走上投資管理之路,事實上並不盡然,投資管理沒甚麼高深技術,卻必須有正確觀念,只要觀念正確就會賺錢。投資大師之所以能投資致富,只不過是養成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


台灣有句俗語:「人兩腳、錢四腳」,用錢滾錢要比人追錢快多了,致富關鍵在如何投資管理,而非開源節流而已,有賺錢的能力,不如有投資的頭腦,懂得如何以錢賺錢。投資大師的財富不是靠每天辛苦工作多少小時換來,或東省一毛、西省一毛縮衣節食省下來,而是運用他的財商腦袋,執行投資管理用錢賺錢的方法累積起來的。


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日益嚴重,有人歸罪於政府政策不當,也有人認為是人為炒作,致使股價、房價上漲,造成貧富差距擴大。但這些因素都不是真正主因,真正造成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國人對投資管理知識差距懸殊,若有足夠的時間,並懂得正確投資觀念及方法,要成為億萬富翁並非不可能 ( 因為時間就是金錢 ),投資大師經常告訴投資人,投資就是「常識、生活觀察」,所以大師勝出的關鍵除了觀念外就是投資管理能力,而投資管理只需具備三個基本步驟:

1. 固定的儲蓄,主要是儲存投資的資本,因為不論標的為何,都有一個價值。

2. 追求高報酬,投資理財除安全性與便利性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報酬率」。

3. 長期耐性等待,投資必需要依靠時間的證明才能看出效果。


紀律投資的重要性

什麼是投資管理能力?說穿了就是紀律投資。譬如巴菲特奉行的價值投資哲學,只有當股價來到相對具有價值的位置,他才會進場投資,然後讓時間來證明股價被低估的程度;又如吉姆羅傑斯,則是透過分析各項統計數據,歸納出投資市場中尚未反應的機會,早先一步佈局相關的股票,當訊息出現或是反應時再行獲利了結。其實,大師們並非無往不利,頂多就是投資勝率高於一般投資人,這個差異就是紀律投資,因為他們奉行個人獨到的「紀律投資」,讓他們可以有效掌控資產,不至於因市場變化而產生不可彌補的損失。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關鍵人物之一的索羅斯,當年「量子基金」挾著阻擊英磅的餘威橫掃東南亞,泰銖、印尼盾、馬來西亞幣紛紛聞聲倒地,這股勝利之勢,最後在港幣踢到鐵板,也造成量子基金規模受創,但是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卻沒有在市面上消聲匿跡,就是因為他確實執行停損的紀律投資,才沒產生無法挽回的損失。












從上圖的台股期貨與技術指標關係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紀律投資的關聯性,筆者個人依照著指標(筆者個人紀律操作的參考指標)的訊號,即能掌握適宜的進出場點,雖然說進場的位置不是最低點,出場的位置也不是最高點,遇到趨勢不明確時也會有發生損失的可能,但是依照著訊號來執行買進與賣出,卻都可以掌握到一波相當利潤的獲利空間。如圖中五月中旬出現買點訊號,一直到七月底才有賣出訊號,這期間行情的表現就相當可觀。而今年下半年以來的股市表現狀況,從上圖也可以發現有兩次買進及兩次賣出的機會,獲利幅度都是相當可觀的,所以,紀律投資不但能有效的控制風險,配合交易次數的減少,也能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是相當符合效率投資觀念的。


您是「贏家」?還是「輸家」

再回歸到個人投資的基本訴求上,今年中,不少投信欲募集海外資金受阻,但在國內政策「一週一利多」,以及台股續創波段新高,投信業者也看好台股、中概股後市,頻頻推出相關的股票型基金,業者就把此一時期募集的基金稱為「愛台灣基金」,以爭取官方、投資人的青睞。當時這些為了替政府做多,搶募的「愛台灣基金」,最近受到台股跟隨美股劇烈震盪影響,愛台灣基金也跌得七葷八素,淨值幾乎都跌破10元,募集之初就進場的民眾現在全部套牢。


其實「贏家」與「輸家」間的分界線相當薄弱,而且與您的專業能力及學經歷無關,投資管理能力才是造就贏家與輸家的分野,當時大家一窩蜂的搶進,結果換來現在進退維谷的窘境,投資民眾所犯的錯誤就是投資管理能力的問題,整理投信投顧公會及投信業者的資料,整理如下表,再對照上圖的指數位置,可得到兩點結論:












1.這些基金募集成立的日期幾乎都是股市正在上漲的時期,行情第一波上漲在5月中旬到7月底,第二波在8月中旬到10月底。

2.這些基金鎖定的標的普遍涵蓋主要成分股,當行情出現重挫時,自然無法倖免於外,套牢當然免不了。


但我們也不能就此論斷這些基金一定是賠錢貨,因為基金是屬於中長期投資的標的,短期價格的波動仍屬正常,只是現在已被愛台灣基金套牢的民眾,該如何發揮其投資管理能力的智慧,有二個方法可以選擇:

一、設立停損點,認賠出場;

二、來回操作,直到攤平成本為止。

重複一下投資管理三個基本步驟:

1.固定的儲蓄。

2.追求高報酬。

3.長期耐性等待。

不管是愛台灣基金的投資者,還是直接投資股市的投資者,面對已經被套牢的持股,不論選擇那一種方法處理,如果能夠落實投資管理原則,因而創造財富增長者,就是「贏家」;反之,若是一味的追高殺低,將難以擺脫「輸家」的命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