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洪凱音】

2007.12.03 04:10 am
 


問:過去保險從業人員號稱30萬大軍,在保險經紀人、銀行保險等通路發達,以及社會變遷下,保險業務員還剩下多少?這生態要如何調整?

答:台灣保險市場到底要有多少業務員才合理,以前擁有30萬人次的保險大軍,以人口密度來看,相當於日本的六倍。業務員太多,反而造成市場混亂,壽險業務員與同一個保戶接觸太多,對保戶形同打擾,這會產生一些問題。保險公司會互相說對方的壞話,久而久之,這個產業在台灣的社會形象愈來愈差。

現在保險業務員明顯變少,到底代表是萎縮還是合理呢?我認為壽險業務員30萬大軍,不是不合理,應該說現在比較正常。

根據我長期觀察,壽險的佣金結構,在金融商品中誘因最大,起初讓很多菜籃族、二度就業的婦女等加入市場;不過,保險市場的商品設計愈來愈細膩、成熟,更需要長期耕耘與後續服務,建立互信的基礎,從事保險業若少了興趣與熱情,恐怕不容易經營。

另外,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壽險公司從早期單純賣保單商品,逐漸走入退休產業,扮演民眾退休理財、投資重要的中介角色,使得保戶對傳統壽險業務員的專業要求提高,若業務員未能跟著保險公司一同轉型,很容易遭市場淘汰。

2000年後台灣利率走低,傳統壽險商品變貴,相對不容易銷售,拉高進入保險市場的門檻,讓原本不是慎重看待這產業的人退出市場,從30萬減到十幾萬人,並非不好的現象。

問:近年來,銀行保險通路愈來愈發達,傳統業務員是否會被部分取代?銀行保險與傳統業務員如何取得平衡?

答:有人說銀行通路的崛起,傳統部隊就沒有發揮空間,我對這個說法不太認同,保險公司應該將角色定位更清楚,才有發展利基。

舉例來說,銀行保險比較偏向躉繳;傳統業務員發展應該偏向年繳化、儲蓄性的商品;銀行吸收存款可以是短期的,保險公司吸收保費是屬於長期資金;再以投資的角度來看,保險追求穩定投資,銀行可以追求較短期的獲利。

銀行通路不斷向保險公司要求提高佣金,在銷售商品時,太過著重佣金,就是賣了一堆不切實際的商品給消費者。

保險公司應該儘速回歸到自己的本質,保險是以提供保障、儲蓄、退休計畫為目的,保險公司應儘可能開發新的商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