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2007.10.31 05:04 am
 


近幾年的多頭市場,讓許多投資人荷包滿滿,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更是讓投資人對於投資致富深信不疑。

然而,高獲利的背後時常隱含著高風險,究竟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商品?依照自己的年齡需求來選基金進行投資,是了解自己風險屬性的第一步。

前幾年全球股市受惠於新興市場的興起,以往被視為第三世界的廣大人民,頓時成了全球消費力道成長最快速的一群,全球市場消費力道的質變為股市帶來多年榮景,這幾年投資新興上場可以說是怎麼買怎麼賺,但也有過於樂觀的隱憂。

新興市場從無到有,股市市值在近幾年翻了好幾番,相關基金也跟著水漲船高。

打開報紙,投資人無不對於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一年70%的報酬率心生嚮往,卻忘了將基金本身的波動度與自己的風險屬性考慮進去。

投資人一窩蜂的搶進「話題基金」,心中懷抱基金能夠創造50%報酬率、下檔空間只有5%的不實際幻想;或者是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穩健型投資人,卻又期待基金可以在一年內為自己創造高於30%的獲利。了解自身風險屬性與獲利需求,是投資人進場時該做的第一門功課。

雖然風險屬性這四個字聽起來很學術,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的方法卻不難。

投資人的年紀,是決定風險屬性的第一因素。

舉例而言,20歲大學生的投資取向,與一對65歲的退休夫妻的投資需求,絕對不同。

前者資金雖少,卻可以用時間換取空間,投資首重成長性,風險程度不是太大的問題。

至於後者的投資需求,則首重穩健以及變現便利性。

學生或是社會新鮮人手邊資金有限,德盛安聯投信總經理許慶雲建議,分次進場攤平長線風險的定期定額模式,是最適合的方式。

許慶雲強調,年輕人越早開始定期定額越好,及早介入成長性高的市場,即使波動度高,但是長期下來的報酬率將很可觀。

定期定額對於消費習慣較為鬆散的年輕人,還有強迫儲蓄的好處,一舉數得。

至於已經成家的投資人,由於生活負擔較大,但是每月收入固定,許慶雲要他們先檢視自己是否有基本的保單保障,假設這個基本需求已經達到,許慶雲建議投資人可以將投資與人生目標做為連結。

買房子、出國旅遊、規劃退休生活,都可以算是長短程目標,投資人可以為目標規劃自己的投資,增強投資意願。

退休後的投資人,因為並無固定收入,手邊資金多將用作退休生活需求,這時候高風險的基金雖然可能創造較高獲利,若是市場急轉直下,退休的投資人可能連生活所需都成問題,因此低風險、變現容易的的金融商品將是投資首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