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競新、王麗美/香港報導】

2007.06.27 02:04 am
 


台灣來的黃先生兩年前申請了香港的「投資移民」計畫,依規定匯入六百五十萬港幣後,悉數投入港股買進H股龍頭的中國人壽。沒想到,短短一年多股價即翻了快四番,黃先生賺進近億台幣。

香港三年前推出投資移民計畫,鼓勵外人以投資換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據統計,至今年首季共有一千多人申請,引進七十億港元的資金;其中,來自台灣的達一百廿一人,總共帶進了約卅億台幣。

近幾年台灣在經貿上的自閉,除迫使不少台商改赴香港掛牌,像黃先生這樣化整為零前進香港的投資人也越來越多。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台資企業已近五十家,佔港股市值的百分之七。也有許多台灣投資人趁赴港旅遊之便,跑到富邦、中國信託群益等機構開戶,進軍港股。

相對於民間經貿走出新路,台港官方互動卻日漸倒退。包括兩岸包機、大陸客赴台等談判,都轉至澳門進行;香港作為兩岸橋梁的角色已漸被澳門取代。

最令人驚訝的是,此次記者赴港採訪,一些久居香港的台商竟都問起目前台灣駐港代表是誰?入境是否遭遇困難?不難想見,駐港單位的活動力和能見度已低落到什麼地步。

港台關係倒退有兩個因素。香港方面,董建華時代有特首特別顧問葉國華作為窗口,台港溝通尚稱暢通;港府五年前將涉台工作自體制外轉入體制內,台港交流更受局限。

在台灣方面,扁政府對駐港工作原不重視,加上對兩岸接觸一律採取否定態度,壓縮了駐港人員的角色。

兩岸政策缺乏目標,才是我駐港機構不知如何經營的主因。因為有九七這個基準點,我們看到香港十年的哀樂悲喜;同樣十年,台灣的變化更為複雜,卻找不到自己的參考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