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盈羽】

2008.01.20 03:06 am
 


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未來十年共有21.7兆美元的資金將花費在新興市場基礎建設,亞洲就占了67%,主要是由都市化和綠能產業所帶動,其中,興建最多的將是地鐵站。包括發電、水利、房地產、港口和機場等,也將是主要建設目標,不管市政府還是私人機關,都在大幅度部署資金以升級基礎建設。

摩根士丹利估計,以國家來說,中國和印度分配到的金額是最高的,在新興市場21.7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中,中國和印度就分別占了43%和13%,而俄國則占了10%,巴西、中東和南美洲則各自占5%、4%和1%。

中國中東區最旺

摩根士丹利表示,基礎建設的需求主要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都市化、經濟的發展需求,以及對新興市場更多交通容量的需求。而新興市場的基礎建設資金非常的充沛,尤其是中國和中東地區,來自公共和私人公司的投資不斷,至於限制主要來自合約服務的供應、人力資源和機器不足。

過去要投資人參與新興市場的基礎建設很不容易,但是現在愈來愈有管道,因為新興市場的需求帶動許多新公司成立,且已開發國家的公有事業民營化的風潮也吹到新興市場,相關的上市股票過去五年從87檔增加到152檔,同一時間裡這個類股的市值也從870億美元大幅增加到5,020億美元,增幅達577%,比起同一時間內已開發市場的288%,明顯較大。

缺水危機變商機

根據聯合國的預估,全球都市人口未來還會持續增加,預期到2015年會增加15億人,使全球都市人口數增加到38億人。

全球人口增加、氣候變遷,預計2025年全球將有25億人口面臨缺水問題。以中國為例,預估中國大陸每年全國缺水總量將近400億立方米,有400餘座城市供水可能不足,110座城市預期將嚴重缺水,全球「缺水」問題可能愈來愈嚴重。

另外,保德信也指出,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新興國家工業用水汙染普遍偏高,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平均每人、每年、每單位GDP所產生的工業廢水遠遠高於美日等先進國家。再以中國為例,中國受汙染耕地約1億5000萬畝,自1997年以來,癌症成為中國人的第一死因。

隨著發展中國家國民所得快速增加,預估各國廢水處理支出平均將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成長,未來25年內預期至少將有5,000億美元的支出,使用於淨化水資源的研發工程。這是由缺水危機、水資源汙染所帶動的「新」商機,相關基礎建設預估將水漲船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