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07.10.24 04:40 am
 


全球股市今年以來歷經三次重挫,美股上周五大跌,又把全球股市震翻天,股市大漲大跌,讓投資人心情如坐雲霄飛車,面對多變的全球股市,投資人究竟該如何投資,才能睡的著、吃的飽、又笑的出來?

其實,「資產配置」是老生常談,但仍是此時投資人致勝的不二法門。

投資有如一門心理學,「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道理,人盡皆知。但最怕的是「心口不如一」,股市漲高時無法遏止貪婪,跌低時又難抑恐慌情緒。人性的弱點,往往影響投資人的理性判斷。

負責VIP大客戶的滙豐中華投信直銷部資深協理李慧芬說,很多人自認為是「穩健型」投資人,但反映在實際投資行為時,卻把大部分資金押在印度、拉美、能源、金磚等積極型股票基金上,只將少部分資金放在股債平衡的中間型基金及全球債券、貨幣等保守型基金,忽略了自己能承擔的風險。

投資難免有風險,尤其值此全球經濟高度連結的時代,任何一地風吹草動,都可能釀成全球性股災。以今年2月日圓套利風暴來看,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重挫,台股也跟著跌了500多點,雖然隨即強力彈升,但到了7月底,美股受次級房貸影響「重感冒」,亞洲股市除中國外無一倖免,紛紛大跌,台股更是迄未恢復元氣。

台灣工銀投信副總經理劉儒明認為,一般投資人承受風險的耐性,與股市回檔幅度與時間有關,如果心臟不夠強,早在追高殺低的過程中認賠出場,能夠獲利的實屬不多。投資人如果能適度多元性投資債券、REITs等資產,可避免在回檔修正時被甩出局。

通貨膨脹、次級房貸風暴與弱勢美元,已成為後勢投資時須留意的三大變數。復華投信總經理楊智淵分析,過去幾年,全球原物料的漲勢,已從石油、工業金屬,一路擴散到大宗物資,尤其當新興國家富有後,對糧食的需求增加快速,在供不應求下,通貨膨脹將是長期經濟榮景的最大威脅。

在次級房貸風暴後,之前過度信用擴張的趨勢也出現轉變,如銀行融資條件愈加愈多,傳統融資工具重新流行、槓桿倍數全面下降等,楊智淵研判,未來全球資金來源、操作策略及投資標的等,都將出現明顯變化。

值此多變的股市,最理想的投資法則還是「資產配置」。投資人可採取五成積極型的亞股,搭配三成債券、一成REITs做多元布局;或三分之一股票型基金,三分之一股債組合型基金,剩下的再投資固定收益債券、類貨幣基金,並留一成現金彈性調整。才能在股市震盪時,控制虧損幅度,在股價上揚時,也能享受獲利。

定時不定額投資 風險低

滙豐中華投信資深副總經理李哲宏

投資最怕的是離開市場,錯過買進最佳時點。投信業者因而提倡「定時定額」觀念,希望投資人能採定時定額方式「強迫投資」。但這個方法仍有缺點,投資人往往在高點時贖回基金,在低點時又停扣基金,仍然錯過進場好時點。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國內投資人「定時定額」人數,在網路泡沫化前的2000年6月時,曾達到62.4萬人的高峰,而後在2005年6月股市低檔時,降至27.5萬人。一直到最近台股行情增溫,定時定額扣款人數又上升至8月的53.8萬人,正是反映上述現象。

要讓自己在低點時加碼、高點時減碼,買在最佳時刻,建議可採取「定時不定額」投資方式,藉由時間分攤成本、降低風險。千萬不要追高殺低,更重要的是,也不要離開市場。(記者李娟萍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