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7.10.11 02:53 pm
 







為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仰賴,印度積極發展生質燃料,卻因生質燃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甘蔗需要大量灌溉水,可能造成缺水問題更加嚴重,進而影響糧食生產,圖為印度農民運送甘蔗。人口大國中國也面臨燃料和糧食恐難兩全的窘況。
美聯社


就交易量和市值來說,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那斯達克仍執世界牛耳,但過去兩年最具活力、而且成長最快速的卻是亞太地區證交所,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已一躍成為全球交易量第三大的證交所。

交易所咨詢公司Celent發表「全球證交所格局」的研究指出,從2006年上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全球股票交易量成長率為44%。亞洲是成長幅度最大的地區,尤其是中國的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表現最亮麗,成長率分別為311%和231%,上市總市值更分別增加了591%和485%。

激烈競爭造成交易量和新股發行量節節上升,全球新股發行在2006年以1729支新寫下2460億美元(逾台幣8兆元)的新紀錄,今年上半年表現也非常可觀。

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強勁成長,顯示證券交易業在全球競爭壓力加劇下的改變。科技創新使得本土交易所能夠實現全球規模,交易量因而大增。激烈競爭下,證交所必須增加投資、提升技術,但證交行業仍利潤不菲,只是各證交所的獲利率大不相同。

獲利最高的首推香港證交所,利潤高達61%,其次是倫敦證交所和西班牙證交所,獲利率分別為50%和45% 。

美國紐約證交所雖然占了全球證券交易量的31%,高居第一,那斯達克也以17%名列第二,但比起獲利率則遠不如亞太地區,獲利率分別只有9%和8%。

另據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由於交投量劇增,星交所截至9月末第一季純利達8861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73%,是星交所2000年上市來最佳單季業績。和一年前相比,每日平均成交量成長185.3%,達到26億美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