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2007.09.09 04:54 pm
 


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千億元打造國內生技醫療產業,在他捐款台大150億元後正式啟動,有了這筆龐大的「預算」,生技業自是為之振奮,反映在股市中,自然也從過去的「小媳婦」角色,終於有熬成婆的機會,類股成為焦點,只不過,生技股長期以來,基本面表現嚴格說來並不特別優異,郭董的好意到底會由誰受惠,投資人還是要睜大眼,以免熱過頭,到頭來還是一場夢。

以目前國內生技股的營運項目,儘管以新藥開發的業者較少,醫療器材及設備廠商較多,看起來器材及設備業者的商機較直接,但由於新藥開發最需要研發資金,且一旦成功上市的商機最可觀,被視為生技產業的根本,專家認為,若政府政策及企業界持續扶持,未來的三到五年就會看到成果。

從今年上半年立法院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到近日經建會通過生技公司研發新藥進入三期臨床實驗,可列入無形資產等政策利多不斷釋出,這對向來新的新藥開發公司,總是在產品開發出來前,每年都是虧損的難看財報來看,是一大利多,也可讓投資人未來在評估生技股的潛力時,不再只是從財報視為唯一基本面,營運更具想像空間。

政府以往較偏重兩兆雙星 (半導體、面板)的電子產業,隨近年來資金都轉向電子業,其他產業嚴重失衡的前提,已逐步將生技業列為未來積極發展的新興產業,試想一項新藥開發,從一期臨床試驗開始到上市,每階段都是國際大藥廠積極鎖定的目標,專利授權金的商機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跨國藥廠因為部分藥品專利陸續過期,加上開發新藥面臨瓶頸,已急需找尋新的藥品,在此現象下,對於全球的新藥開發業者而言,無疑是一大機會,業者就表示,從前新藥開發過程曠日廢時,不成功便成仁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近來的趨勢已變成每通過一期臨床試驗,就有藥廠出價授權的行情,對開發業者而言是一大鼓舞。

不過,目前國內在新藥開發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但在郭台銘拋磚引玉,帶動企業界捐錢,政府支持的產官學界三方合作,才是生技產業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在。

檢視生技股去年及今年上半年財報,去年度,以喬山(1736)每股盈餘11元最高,其次為精華(1565)的8.12元,其他超過3元的有生泰(1777)、必翔 (1729)、東貿(4104)、五鼎(1733)、百略 (4103)等,其中大部分獲利表現較好的都以非醫療器材股為主,五鼎、東貿則是醫療器材中表現最佳的個股。

若以今年上半年表現來看,東貿以10.2元,賺進一個股本勇奪獲利王,其次是晟德(4123)、精華、五鼎等都超過2元,還是以醫療器材股的表現較優,對於未來生技業的龐大商機,潛力可期。

不過,雖然目前生技股中的新藥開發公司並不多,只有中天(4128)、懷特 (4108)、東洋 (4105)等少數幾家,上半年更只有東洋一家獲利,但在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產業條例新法上路等多項利多,未來的潛力最受注目,市場也較願意給較高本益比,與醫療器材股同樣值得留意布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