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常見的理財焦慮不外乎是投資不夠成功、退休儲蓄不夠、錢會用光等等,而根據「聯博全球投資人行為大調查」發現,全世界的投資人幾乎都面臨同樣困擾。其實,只要做好資產配置、專注於長期而整體的投資結果,應該可以有效解決投資人的焦慮。

「聯博全球投資人行為大調查」發現,所有市場的投資人都對未來感到擔憂、對自身的投資信心不足、對投資知識更有待加強,行為成熟度都有待加強。





根據調查,台灣每10人中僅有2人認為自己投資成功,全世界則有77%的投資人認為自己的投資並不成功。若以亞洲的投資人相比,72%日本投資人、84%香港投資人也有投資不算成功的同感。

擔心退休儲蓄不足

此外,全球有77%人擔心為退休所準備的儲蓄金額不足,台灣則有63%的投資人擔心退休金會用完,全世界的人對於能否獲得舒適的退休生活都同樣悲觀與缺乏安全感。

尋求專業金融協助原本是很好的改善方法,只不過,投資人若連配息、資產升值、年化報酬率等基本金融名辭都不了解,很可能增加專業協助者的難度,一般人的正確投資觀念也有待建立。

因此,台灣有71%的投資人沒有資產配置策略,因為有83%的人根本不知道這項觀念。投資一旦缺乏知識,又沒計劃,太偏重投資某一部分的資產就容易犯錯,而投資犯錯的代價通常不小。

投資要從對的行為做起

其實,要成功理財並不難。如果能透過金融專業人員的協助,幫助確認適當的資產類別、與策略性的資產配置目標,並設定合理的投資報酬期望。再加上有紀律的落實重新平衡規則、管理投資期望目標,不因情緒左右做出偏頗的投資決策,應可提高整體投資績效。

聯博認為,投資人應注重的是整體投資結果,而非局部的投資績效。因為資本市場很少會有各種資產同時獲利的情形,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散資產類別,股、債等都要做均衡的配置,在市場的波動中必有可獲利的機會。

有效分散投資意味著,並非所有投資均會在同一時期獲利,將資產布局在相關性不大的資產,且有紀律的執行「低買、高賣」重新平衡的作法,可降低風險並提升報酬率。

聯博在資產管理業界有將近40年的經驗,管理資產超過7930億美元,深知資產配置是長期投資的獲利關鍵因素之一,也希望幫助投資人更了解自己,在從事財務規劃時可以避免犯錯,進而做出對的投資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