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黃昭勇】

2007.08.25 03:11 am
 


美國次級房貸暴風圈剛剛過去,後續的漣漪與效應才剛要開始。美國研究與決策單位已下修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引發台灣經濟成長會不會下修?下半年台灣電子旺季會不會落空的大論戰。

對照台灣的發展政策,這是個很難避免的困境。長期以來,台灣本島的發展就是重北輕南、重西輕東,產業政策是偏重科技產業與外銷產業,這是台灣島嶼型經濟的必然,卻是施政者褊狹觀點的不得不然。

同樣是島嶼經濟,香港側重連結中國大陸市場的貿易與服務金融業,新加坡極力爭用全亞洲資源,打造出快速通關、自由金融的全國際市場。

台灣的國際化與產業政策卻永遠的跛腳,對西進視為畏途,對新興國家、日本市場也經營不深,偏重對美國市場的開拓,讓淺碟式的台灣經濟,隨時都會受到美國影響。

美國打噴嚏,台灣就感冒。過去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台灣廠商最終出口對象大多還是美國,歐洲市場的經營才剛剛起步,新興國家比重仍偏低,當美國下修經濟成長率的同時,台灣不受影響的機率微乎其微。

政府常說,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如果真是這樣,大陸兩位數的經濟成長率,對台灣應有振衰起敝作用,結果是美國要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一副要跟進的樣子。

要讓台灣經濟的風險降低,不致過度依賴美國,唯有透過真正的國際化、全球化,讓廠商可以不須評估政治因素,才能讓台灣經濟長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