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受QE(量化寬鬆政策)可能退場的影響,出現大幅度震盪。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前些日子美股已經屢創新高,回檔整理1∼2成是可預見的。不過,此時我們也可重新檢視手中定時定額的布局,調整區域比重或是把從美股基金賺到的錢拿去買手中還未持有的區域型基金,讓自己手裡擁有布滿全球各地區的基金。「先求滿再求多」是定時定額賺錢獲利的不二法門。

 

我常告訴投資朋友,定時定額買基金的布局要遍布全世界,核心基金要包括美國、歐洲、新興市場等,這樣就等於提前讓自己手握一手好牌,等到哪個市場受到注目而上漲時,就不會看著別人獲利而感嘆自己怎麼沒有趁早入場了。定時定額最重要的就是跟市場拼耐心,要的結果是獲利了結,而非停損出場。

 

當手中的核心基金已經買得差不多,再開始考慮衛星基金,例如單一國家、單一產業或原物料等等。這些衛星基金其實都是從區域型基金中再另外抓出來的國家或產業,投資人買區域型基金時就已經涵蓋了,平時不需要特別布局,當手中另有閒錢或是特別看好某個國家或某個產業時,可再加買這些衛星基金,提高投資報酬率。

 

今年全球熱錢又開始回流美國、日本等成熟國家,因為這些成熟國家開始逐步走出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不景氣,經濟開始復甦,國際投資者重新青睞這些過去3年跌得很慘的成熟國家股市,
2012年超夯的新興市場反而成了票房毒藥。其實,回顧過去每個景氣循環,都是成熟國家扮演火車頭的角色,拉動投資熱潮和對新興市場原物料和產品的需求,等到本益比過高或出現泡沫時,資金才會從這些成熟國家流向新興國家。

 

例如:2000年的科技泡沫,就是大家對美國網路科技的期望過高,造成過度投資和過多庫存的結果。當泡沫被打破且消化庫存後,美股又悄悄回升。2003年時,金磚四國開始成了市場寵兒,
金磚四國的原物料、製造業、待開發的廣大內需市場,帶給投資人無限的幻想,這股投資趨勢在2007年達到高峰,隨後被金融海嘯打破。其後,國際資金又開始在全球尋找有潛力的投資標的,像我在2009年就請大家關注的中東與非洲,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邊境市場,以及2012年吸引大量國際熱錢的新興亞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