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國斌 2008/02/29
 次級房貸風暴、連動債地雷…,看到一連串的風暴、地雷,接連不斷的發生,你不免有疑問,到底怎麼搞的?
次級房貸風暴、連動債地雷…,看到一連串的風暴、地雷,接連不斷的發生,你不免有疑問,到底怎麼搞的?


一群專家、聰明人,怎麼能捅出這麼大摟子?


會不會下一次,自己也被捲進風暴裡?


□金融操作過度,一切的起因


這一切,都與過度的金融操作,脫離不了關係,這是市場熱絡的原因,也是危機的起因。


許多人會對一些或是號稱具有「高安全性」的金融商品,抱持高度興趣,市場也有「金融商品越是神秘、就越熱門」的風氣,但有時卻陷入「過度簡化」評估的巢臼。試著從金融商品的「外包裝」和「內容物」,來探討一些可能的隱藏問題。


□外包裝,真的可靠?


次級房貸風暴發生後,《華爾街日報》就指出,包括債券評等機構、對沖基金、券商…,都與盤根錯節的次貸風暴有關。尤其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債券評等機構,更是扮演其中不為人知的關鍵角色。


當時,許多信用評等機構,對於部分以有問題的債權為基礎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給予極高的評價(部分甚至與國庫券同等安全)。而券商在設計金融商品時,也會尋求與信用評等機構合作,共同參與商品設計與組合,讓這些商品以高評等的面貌上市。


從外包裝上,你所看到,是高評等、可安心購買的金融商品,但實際上,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金融機構通常會從多個評等機構提供的評等中,挑選最「滿意」的來使用。甚至與評等機構一起合作,共同參與商品設計與組合,讓這些商品以高評等的包裝上市。


這方面的收入,已經成為信評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評等機構在評價這些以「債權」為標的物的債券時,可以獲取比評等公司債高出2倍的報酬,因此,評等機構無不盡力去促成該類商品的產生。以評等機構穆迪(Moody’s Corp.)2006年時的營收為例,其中的44%就是來自於債權類債券的評等。


這樣看來,挑選金融商品,評等,真的是「僅供參考」!


□計價方式,有很大的操作「彈性」


上述是「外包裝」,再看看「內容物」。


金融商品,常常以亮麗的包裝現身,但實際的「價值」,又是什麼?


舉一個極冷門的金融商品為例。次級房貸風暴發生後,華爾街人士就開始對「非流動性資產」的不當操作,感到憂心不已。這些冷門的非流動性資產(例如木材產地、或高速公路等公共建設),透過層層包裝,以高獲利為誘因,吸引資金。


然而,麻煩的地方就在於,這類金融商品,多半都有『難以估價』的毛病,既然是「非流動性」資產,原本交易量就少,且不如股票或債券流通性高,因此不易被賦予正確的價格。


如此一來,導致基金經理人對於價格,有很大的操作彈性。《華爾街日報》指出,近30%非流動資產的基金經理人,會以自己的計算模型,估算價格,增加操作彈性空間、粉飾報酬率。同時,基金經理人也多半不會透露詳細的成交細節。


這並非罕例。越是複雜、神秘的金融商品,潛在風險就越高。


□巴菲特也不敢掉以輕心


過度複雜的金融商品,並不只限於華爾街人士憂慮,也讓華倫˙巴菲特深感到不安。他在去年發表的致股東信中,就喜孜孜地談到,旗下事業的衍生性金融業務,終於在2006年大致的了斷。


波克夏集團早在2002年開始壯士斷腕,將23,218個衍生金融合約逐步中止,累計的稅前虧損達4.09億美元(目前該集團僅剩62個衍生金融合約,巴菲特將不假他人、親自管理)


巴菲特這封股東信的發表,是在去年3月份,次貸風暴正式爆發之前。當時,他就對市場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蓬勃成長提出警告,認為將導致系統風險升高,引爆金融危機。事後諸葛來看,不能不說他有先見之明。


□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不了解」


金融市場是一個「創意」匯集的地方。許多國內的金融商品概念,也常常從海外取得靈感。尤其,國內金融商品,也連結許多海外金融商品,過度超連結的後果,一個爆、整串跟著爆,紛紛受到連鎖衝擊,這即是巴菲特口中的「系統風險」。


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不了解」。如果你對於商品評等依據、金融商品的計價方式…並不了解,你如何能夠安心?更進一來說,一個評價AAA或AA的金融商品,到底實際上真有差多少?如果你所購買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連結更多未知的金融商品,你怎麼知道,帳面上的價格,有一天不會崩盤?


面對複雜的金融操作,如果連巴菲特也不敢掉以輕心,得親自出手管理,在看到次貸風暴專家失靈的景象,對於複雜難解的金融商品,應該更要戒慎恐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