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本報訊】

2007.11.26 03:08 pm
 


至於投資錢從哪裡來呢?在高通膨時代,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對於一個每月薪資水準在2萬多到4萬元的年輕上班族而言,「錢都不夠花了,哪還有錢理財」?詹千慧指出,過去我們常常認為「收入-支出=儲蓄/理財」,但是在這個年代,不妨將觀念轉變為「收入-儲蓄/理財=支出」。影響儲蓄理財最大的變數是娛樂消費支出,理財與娛樂有相互排擠效應,但是生活上卻又缺一不可。建議投資人事先預設每月薪資的兩成做為理財資金,雖然金額有限,但是剛好適合投資定時定額基金,而剩餘的預算再花用在娛樂消費上。如此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娛樂消費總額,也不致犧牲太多生活品質,同時又能投入個人理財規劃,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詹千慧建議,我們每個月可以簡單的將薪水分成四部份:基本開銷、保險、儲蓄理財及娛樂消費(見表)。基本開銷雖然佔整體薪資比例比較高,但是只要隨著薪資成長,比例估計將可以逐年降低。

至於選擇什麼類型的基金?投資人還是必須回歸生活面與基本面,不聽信明牌、不追高殺低,利用生活週遭的小細節發掘有潛力的產業或地區,然後小心求證其基本面的發展潛力,選擇相關的基金以定時定額做長期投資,才有機會成為踏實穩健的投資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