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2007.09.03 11:54 am
 


大陸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近期完成一項調查指出,大陸國有商銀股份制開放外資銀行以低價入股,2006年境外投資者在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等大陸國有銀行身上,就狂賺了人民幣7,500億。加上從其他大陸商業銀行享受到的利潤,保守估計,外資一年在大陸商業銀行身上已賺取已超過人民幣1兆元利潤。

華夏日報報導,外界傳聞指出中共財政部正在擬訂的一份新檔,將規定金融類國資轉讓交易價格,如果低於評估價格的90%,將被暫停交易。

據稱,這份名為「金融類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的徵求意見稿,旨在規範金融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以解決目前金融國資在轉讓過程中,比如非上市國有產權轉讓缺乏明確的規定、轉讓價格的確定缺乏依據、產權轉讓監管職責劃分不明確等問題。

2007年中期報告顯示,工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人民幣413.9億元,同比增長61.4%;中行實現淨利潤人民幣295.43億元,同比增長51.68%;建行實現淨利潤人民幣342.55億元,同比增長47.5%;交行實現淨利潤人民幣89.18億元,同比增長37.43%。一些股份制銀行的業績增長更是在100%以上。

以建行為例,有意返鄉發行A股的建行,市場普遍認為屆時發行價格會超過人民幣每股7元,這對最初因為商銀股份制改革,以每股港幣0.94元入股的美國銀行等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有至少八倍以上的帳面收益。

另外,2005年參與投資大陸國有商銀的其他外資金融機構,包括高盛、安聯、美國運通、新加坡淡馬錫等,投資工行、中行至今均已賺取至少五倍以上的價差,去年外資銀行合計從大陸國有商銀的股價,合計賺取人民幣1兆元的利潤。

張宏良發表的「中國銀行已成為外資超級提款機」的調查指出,近二年大陸股市一路飆升,尤其是經過股份制改革後的銀行業,上半年業績平均成長30%,而當初以極低價參與投資的外資銀行,至今都已賺取至少五倍的溢價,尤其是金融類股即將在大陸、香港兩地發行A+H股的比價空間,未來將引發更多大陸商銀資產被賤賣的爭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