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2007.11.08 03:02 pm
 


今年7月以來全球股市數度承受歐美大型金融集團認列結構投資商品虧損的衝擊,儘管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力道持續,金融面的衝擊已然造成不少影響。近幾年新興市場股市漲幅可觀,國內積極型投資人對高度刺激的新興市場基金又愛又恨,專家建議,國際股市劇烈動盪,投資人介入新興亞洲市場必須有心理準備,單一國家基金的風險提高不少,定期定額有攤平成本的功能,相對穩健。

台灣工銀投信指出,隨MSCI季度調整將亞太地區指數增加中國與香港的比例,亞洲地區市場波動勢必加劇,投資人介入新興亞洲市場必須有心理準備,單一國家基金的風險提高不少。定時定額還是投資新興市場最適合的方式,尤其在高度波動的市場當中,定時定額投資不僅平時不斷攤平成本,新興市場這種高度波動的特性,一旦漲勢啟動隨時有快速拉高收益的機會。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表現以亞洲為最強,MSCI新興亞洲指數成長五成最為可觀,而過去三年績效表現的則以拉丁美洲為最,累積漲幅超過1.6倍,新興歐洲相對落後前二者,投資人不妨考慮選擇新興亞洲為低檔承接的首選。

台灣工銀投信表示,金磚四國的內需成長腹地仍以亞洲的中國與印度為首,東歐的俄羅斯與拉丁美洲則兼具原物料與經濟成長題材。近年來兩大金磚經濟起飛帶動下,亞太地區儼然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其實歐美跨國企業的營收已有越來越高的比重來自新興市場的營收成長,彌補已開發地區營收數字下滑的缺口,其中多數又以新興亞洲的營收成長最為突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