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07.11.08 04:05 am
 


大陸證監會最近要求證券商實施「第三方存款戶」新制,所有在證券商開戶的投資人,都必須在中資銀行開立「第三方存款戶」,才能繼續交易、進出資金。不少券商緊急通知客戶,來自台灣的客戶因習慣與外資、台資銀行往來,到中資銀行開戶相對不便,導致短線加碼與獲利了結動作均被新制卡住,引發投資恐慌。

所謂第三方存款戶,是指在原先交易模式的券商總帳戶外,投資人必須再開立一個個人專屬的人民幣帳戶,這個人民幣帳戶必須是在開戶券商指定配合的兩到三家中資銀行開立,相當於台灣券商指定交割銀行,例如最普遍的世華銀或中信銀等。

台資券商指出,這是大陸主管機關逐步整頓券商交易秩序的一環,引發部分客戶要加碼投資或是獲利了結要匯出資金,都因還沒來得及開立第三方存款戶而無法進行,客戶擔心錢拿不回來,才會顯得慌亂。

據指出,與過去交易模式相較,沒有第三方存款戶制度時,投資人的錢必須匯到券商於特定銀行開設的總帳戶的子帳戶下,券商對該帳戶的資金具有掌控權,特定銀行會配合券商,投資人相對較沒有保障,過去也爆發多起券商營業員挪用客戶資金的問題。

開設第三方存款戶,雖然開立的銀行還是受限制,但這些銀行是以開戶人為交易主體,券商不能像過去一樣動用帳戶內的錢,對投資人來說較有保障。

台資券商指出,台灣客戶可能得自己親自跑一趟大陸開戶,不像過去如果是找台資或外資銀行,台灣客戶只要透過電話、傳真或網路「遙控」,錢匯去大陸的台、外資銀行後,銀行會再聽從客戶指示,幫客戶轉換人民幣匯到券商總帳戶內,客戶就可以交易。但是新制度必須到中資銀行開戶,就變成多一道手續,台灣客戶得多跑一趟開戶,在此之前自然引發短期投資行動與資金進出受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