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程振隆(前立法委員)/記者謝蕙蓮整理】

2007.11.07 03:01 pm
 


我過去的投資理財經驗,幾乎都是失敗的,不管是買股票,或是買土地,不是賠錢就是被騙。還好我年輕的時候,賺的錢夠,現在靠定存的利息存款,就足夠我過生活。

十年前股票行情好的時候,我也買了一些股票。當時我買股票,都是挑選股本大的公司,認為公司股本大、比較不容易被炒作,股價大漲大跌。

但是我沒考慮到公司的獲利情況,而且買股票不是短線進出,一般就是好多年。結果當年80多元買的華邦電,現在剩下10元左右;當年60元買的聯電,現在也不到20元,因為公司不賺錢,配股配息情況也不理想。

十多年前,我也曾經和一群好朋友合資買過農地,但結果也弄得不愉快。其中,有農地用別人的名義購買,結果登記的人偷偷把土地拿去抵押貸款,最後弄得土地被法院拍賣。雖然投資時都訂有契約,但是投資的錢還是拿不回來。

另外,也碰過合資買地的朋友,賣地時要求多分一點,因為土地是用他的名義登記,結果弄得好朋友間,也產生不愉快。就是因為這些不愉快投資經驗,我現在的投資理財真的很保守,大部分的錢都放在銀行定存生利息。

因為台灣政治情況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雖然台灣有錢的人很多,但是很多有錢人也不敢亂投資。我的經驗是,獲利高的投資,風險也高,如果不是很了解,最好不要亂投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