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古亞薇/台北報導】

2007.11.07 03:01 pm
 


七年級的財金素養程度如何?根據一項針對國內高中職生與大學生所做財金素養大調查顯示,在滿分100分、包含30題財金問題的問卷裡,高中職生及大學生,平均的財金素養程度分別是56.8分及56.6分,雖然高於美國高三學生平均52.3分,但整體看來,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七年級財金素養大調查是由花旗與財金智慧協會委請政大統計諮詢中心針對全國大學三、四年級學生、以及全國高三學生在今年7月到10月所進行,並將其結果與美國高三學生的統計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調查顯示台灣學生在塑膠貨幣、個人信用方面,相對於美國學生表現較理想,可能是因為近兩年來台灣的卡債風暴,提供了一個機會教育的環境,讓學生了解負責消費的重要性,但台灣學生在稅賦以及保險方面,則有更大的學習空間。

當問到大學畢業薪水會比高中畢業薪水增加多少?有近七成的台灣大學生,認為大學畢業的薪水比高中畢業的薪水只增加5%或是沒有影響。

雖然根據勞委會公布資料顯示,大學畢業生比高中或高職畢業生的薪資水準約高出30%,不過以台灣目前將近100%的大學升學率與畢業即失業的氛圍,加上社會新鮮人薪資普遍不高的印象,因此降低大學生對薪資的預期。

調查還顯示,雖然經過消費金融風暴後七年級生逐漸瞭解個人信用記錄的重要性,不過台灣學生的保險知識確相對不足,其中以產險的部分最為欠缺;僅39.3%的高中職生與28.2%的大學生,知道當車禍肇事時,自己車子的損壞會由車體損失險給付,顯示學生對於車險的相關保障內容並不清楚。

此外,台灣學生在稅賦方面的知識,可能欠缺與實際生活的連結,所以知識相對不足,需要再加強教育,如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不知道存款利息會被課稅,僅有近1/3的高中職學生與大學生知道營業稅會讓消費者購買東西的價格變貴。

在個人實質所得部份,僅有42.8%的高中職生與41.7%的大學生知道薪水會被扣除綜合所得稅、勞保 (或公保)以及健保等項目,比例皆顯著低於美國高中生(52.6%),這可能與美國學生比較早開始財務獨立有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