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07.11.16

【蔣國屏/台北報導】



     美股打擺子,全球都發抖,隨時都會爆發的強烈震盪走勢,讓全球投資人近期飽嚐長期辛苦操作代價,動不動便在波段修正走勢中付之一炬滋味。本周工商財富總體檢彙整眾家法人看法後,多認為現階段與其追高殺低、多空操作都挨耳光,不如趁回檔時,逢低布局中長線看好,價值又超跌的台股基金、新興歐亞及拉丁美洲市場


     原物料能源題材 火熱


     富蘭克林投顧便預期,明年新興市場需求,仍將是支撐全球景氣成長主要動能,獲利前景依然可期。就近期火熱的原物料能源題材來看,根據彭博資訊調查顯示,明年鐵礦砂價格與今年相較可望有三成強勁增幅,使得基礎建設及民間需求將為新興股市重要題材,建議投資人布局上可以兼具內需與原物料題材的拉丁美洲及東歐區域股市,作為前進新興市場首選。


     至於單一國家方面,富蘭克林根據IBES等市調機構的調查,認為目前新興亞洲市場中預估本益比相對偏低、具備長線投資價值的國家就屬泰國與南韓,而台灣本益比也相對偏低,落後補漲潛力相對雄厚。


     全球資金將湧入新興市場


     德盛安聯投信指出,今年全球新興市場受到人口需求題材及資金面擁護,呈現一片榮景,MSCI新興亞洲及拉丁美洲指數迄今皆有接近五○%漲幅,新興中東歐及非洲指數漲幅幾乎只有前者一半,預料全球資金可能還是會逐漸往新興中東歐流入,形成一波落後補漲行情。


     寶源投顧則是認為,在美元長期走貶態勢確立下,市場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趨勢不變,建議目前加碼方向仍鎖定新興市場為主,尤其基本面較佳的新興亞洲股市。至於和美股以及原物料價格走勢連動性較高的拉丁美洲基金,建議逢低承接。


     華頓投信推薦台股、韓國基金,其認為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被外資視為提款機的台灣與韓國,修正幅度已大,投資價值浮現,未來將是吸引新資金進駐的重點。


     景順投信也認同新興亞洲是最強勁經濟區,尤其是韓國企業盈餘由負轉正,本益比偏低,股市有進一步上升潛力,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甚至指出,與其他各國股市相較,南韓股市仍更具吸引力;東協股市在內需旺盛、政府積極發展基礎建設題材下,也值得注意;至於台灣景氣逐季回溫,配合明年總統大選、題材豐富。


     友邦投顧指出,雖然美國次級房貸事件餘波盪漾,不過,隨著亞洲對歐洲、中國出口增加,對美國出口比重持續下降,亞洲經濟成長與美國關係已逐漸減弱。近期台股和拉美市場回檔幅度較大,但基本面仍紮實,所以建議加碼台股和亞太市場,尤其是亞太地區高股息相關標的。在拉美市場方面,受惠於原物料與大宗物資行情,也建議逢低加碼。


     新興亞洲 未來震幅仍高


     霸菱投顧表示,本月份以來,MSCI區域型指數當中以新興亞洲跌幅居冠,大中華區域股市帶頭領跌。不過,新興亞洲基本面表現仍然強勁,加上熱錢圍繞,未來震盪幅度仍高。


     ING投顧指出,新興中東歐股市有落後補漲機會,尤其是油價連番大漲已使外資重新流入俄羅斯股市。新興亞洲基本面可望隨中、印兩國高速經濟成長而持續發光發熱,因此鄰近的大中華及東協地區為投資首選,尤其是台灣與泰國股市,先前都還沒有創新高,更有可能成為外資下一波炒作目標。


     復華投信奧林匹克全球優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佳憓分析,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未歇,造成信用市場緊縮,惟全球科技業財報顯示獲利狀況依舊亮麗,加上新興市場普遍表現不錯,有助於全球景氣持續復甦,因此儘管短線有雜音,仍看好亞洲新興市場股票表現。


     美債與全球債 可做為避風港


     新光投信分析,美國經濟明年勢必面臨轉折,非美元資產相對看好,加上日圓利差交易盛行,以及中國市場持續吸金,全球資金將更往原物料與新興市場與市場跑,由於預估Fed明年仍有降息空間,所以建議將美債與全球債市場作為資產配置避風港。


     台壽保投信反而持不同看法,認為美國股票雖是全球股災震央所在,但美股也都是每次股災國際資金避險主要標的,美股不漲,全球難以止跌回升。此外,新興亞洲因GDP保持中高度年成長率,優於歐美市場,屬於貨幣升值,基本面持續看好市場;至於亞太REITs基金因亞洲國家次貸比重低且未來三年對都市不動產需求量攀升,預期租金趨勢還是向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