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下 2007/08/16 | ||||
八月,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愈演愈烈。全球股市逆轉直下,台股也受波及。 在劇烈震盪間什麼才是最好的投資策略?為何定力、規律的投資才能創造大財富? | ||||
![]() | ||||
![]() | ||||
【文/莊素玉;攝影/黃明堂】 一位年近五十歲的單身女性上班族在租屋處拉開她的衣櫥,不禁悲從中來:裡面有一櫃子的名牌衣服及皮包,裡頭一件黑色皮外套都長黴了,她說,這件皮衣拿去給人整理,還要花很多錢。「以前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兩年前離開企業,一度很不適應,」她說。 這位在兩年前離開大企業職場的單身女性,離開之後,確實過了一段比較困頓的吃老本生活,一邊要租屋居住,一邊還要找一些比較沒有固定收入的特約工作,重新適應論件計酬的特約工作。 她說她過去在大企業──曾在某大建設公司、某大半導體公司、某大證券公司工作時,手頭闊綽,賺多少錢,花多少錢,從來就是過著「財不理我,我不理財」的生活。現在,她的好友們比她還要擔心她自己的經濟狀況。倒是她比較豁達地說,「我有二十萬就過二十萬的生活,有兩萬,就過兩萬的生活。」 看理財書卻做不好理財 可是即使再幹練的專業經理人,想要好好理財,卻不見得都能夠理好財。一位曾是一家法國精品公司前台灣區總經理的美麗女子則無限感嘆地說她無法用任何理財書所寫的原則來做好理財。 譬如她過去曾聽理財達人的建議,每個月買一支股票,於是挑了當時一四○元一張的台積電,卻一路下滑,一直到六○元左右的低點,她實在忍不住,就把它出脫了,後來她就改買一支國外基金,漲了四○%,沒想到很高興的去贖回,又同時改買另外一支基金,卻一路跌至只剩三分之一,她又去把它殺出贖回。 此外,她也買過據說比較保守的保守型連動債,不是想贖回時卻還沒到贖回的時間點,就是可以贖回的時間到了,獲利目標卻還沒達到。她氣憤地說,所以她不再理財了,現在她改成把錢委託避險基金專家朋友去玩高風險的避險基金。結果如何,尚未知曉。 即使是在業界身經百戰的摩根富林明投信總經理侯明甫面對他所掌理的金融市場,都忍不住說,「人生無常就像金融市場,」他說這句話的時間是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四點,隔天之後,連續三天,台北股市就下滑了總共六百點。不到一週,台股就連跌了八百點。 投資人有的有長期要熬下去的決心,卻苦無見天之日。華頓投信基金管理部執行副總楊師銘指出,幾年前有人看電視買股票,買下一支一○○○元一股的國泰人壽股票,至今本都還沒回來,當時電視上的名嘴告訴聽眾,只要買下國泰人壽,下輩子可以高枕無憂。 七月下旬全球股市全逆轉直下,加上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愈演愈烈,(編註:所謂次級房貸指對信用品質較差的借款人承作的房貸,或以原有房屋貸款再融資的房屋貸款,因違約風險較高,借款利率也比較高。)究竟財該如何理,才不會愈理愈少,是很多人心中的痛。 全球股市連跌兩週,究竟未來是止跌回升,繼續走向多頭?還是啟動空頭?眾說紛云。 曾任元富投顧第一名元富金滿意基金經理人、統一投信執行副總經理、現為首華投顧總經理黃慶和對於台股下半年走勢,仍然十分樂觀。他認為可把海外基金都贖回來,可以逢低加碼台股基金。黃慶和目前是私人投資理財顧問,對台股3C科技概念股以及所有有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傳統產業,都抱以樂觀的態度。 台股第四季仍看好 他說,現在台股九千點,不過相當於一九八九年台股崩盤後的六千點,所以台股還算是位處低點。 多數基金經理人,仍然看好這一波的台股,下來了,會再上去。 統一投信統一大滿貫、強漢基金經理人張繼聖指出,台股到明年二月大選前仍然看多,所以八月下旬如果台股指數出現相對低點,應該就是一個進軍台股基金的不錯買點。 事實上,張繼聖指出,由於去年第四季香港匯豐銀行、美國銀行都已經宣布他們受到美國次級房貸的拖累, 房屋信貸約會影響美國一%的國民生產毛額,對全球經濟、原物料、石油都會有影響。但是整個東南亞、中南半島、泰國、印度、越南,這些東南亞相近的國家都會起來。 未來是多頭還是空頭? 但是旅居美國多年、在矽谷創立宏道資訊,股價在二○○二年一度站上一股八百美元、又歷經網路泡沫,股價最低跌到○.四美元,目前回升到兩美元的宏道資訊董事長陳丕宏提及他在美國所聽到的消息是這次美國股市的逆轉直下,可能比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發生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崩跌事件還要嚴重。(編註:一九八七年的十月十九日黑色星期一,美國道瓊指數一開盤不到一個小時內就重重跌了五○八.三二點,跌幅達二二.六%,市值縮水了五千億美元,最主要原因是當時美國財金界大玩企業購併,玩得太過火。) 全球股市的突然逆轉直下,前景眾說紛云之際,剛好給予投資人再一記的當頭棒喝,再重新看待理財基本面哲學的機會。 回到理財的原點 首先回到理財的原點是,為何現代人必須理財? 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變成M型化,若不好好理財,很可能就被拋向M型社會的貧窮底部。彰化銀行民生分行經理王安石指出,M型社會裡有錢的人錢愈變愈多,中產階級不注意就會掉下去。 尤其是近幾年來,所有東西都在漲,只有薪水不漲,更不能忽視好好理財的必要。 在全世界一片錢潮之中,該如何奮力往上游?前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總經理大前研一在《即戰力》(天下雜誌出版)一書中指出,培養財務力是當務之急。他感嘆日本人只會把錢存在利率極低的定存上,應該要好好研究什麼地方是值得投資的高獲利所在。 大前研一的所謂培養財務力是試著運用自己的資產,創造更高的價值。大前研一認為目前股票是相當好的投資工具,只要使用正確的方式操作,全球平均獲利水準約為年利率一○%。技巧高超的投資者甚至可以在股票或海外基金的市場上獲利超過二五%。 問題是有幾個人可以像大前研一一樣,依合併報表,算出一個公司合理的股價,以及用收益還原法算出股市合理的指數? 所以他鼓勵要投資股市的人首先必須多研究股票的特質和投資股市的常識,譬如當行情處於上升狀況,可以選擇指標股下單;行情下跌時,應該買運輸、電力、消費等種類的股票;第二找同好研究股票;第三要觀察世界動向。 把理財交給專業人士 如果沒有時間,沒有能力做仔細完整的研究,一般人最好找專家協助。 德盛安聯證券投信總經理許慶雲指出,想增加有形財富力時,不可損及無形財富力,譬如知識力、學習力以及享受生活快樂。她強調絕不能因為要自己搞投資理財,把生活搞得很緊張。必須用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華頓投信基金管理部執行副總楊師銘強調,要投資以前,先想好你為何要投資?投資有幾個目的:一,是投資消費能力,二是子女教育基金,三是購屋計劃,四是退休計劃。 許慶雲指出,買基金是一個可以化繁為簡的理財方式。本身就相當重視深度旅行休閒的許慶雲,建議第一不要讓理財影響你的生活,第二,要懂得用簡單的方法,增加財富力,第三,請理財專員了解你的財務目標,幫你設定財務目標及工具。
【天下雜誌378期 打造財富力】 |
- Aug 19 Sun 2007 21:48
心定財富來,如何在激烈震盪中創造大財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