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8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大跌,資金持續撤出積極的股票型基金,相反的,全球股票、公用事業、貨幣型、平衡型、原物料、美國債券基金等基金類型成為資金的避風港。不過,歐非中東基金則吸引逢低加碼的資金。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大起大落,毫無元月行情的跡象。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統計,到9日為止的一周,美國、歐洲及日本股票型基金共流出112億美元,各類新興市場基金也淨流出24億美元。

相形之下,固定收益、防禦型及現金當道,狂吸資金。

EPFR統計,貨幣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用事業基金、原物料基金、美國債券型基金、全球股票型基金等類型,在一周內吸金210多億美元。

雖然投資人暫時轉進避險天堂,但也有一些例外。

例如,不動產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反而各吸金約6億美元。非洲、歐非中東及俄羅斯基金也有淨流入。此外,日本股市持續下滑,一周就下跌6%以上,日本股票型基金雖然仍然淨流出,但失血金額卻遠低於過去數周的平均值。

EPFR全球分析師布蘭特(Cameron Brandt)指出,上述基金去年碰到大量賣壓,因此,即使耶誕節以後股市遇寒冬,但投資人認為這些市場可能超賣,逢低加碼資金開始進場。

EPFR全球總經理杜翰(Brad Durham)分析,投資人目前著迷於非洲這種所謂的邊陲基金,油價處於高檔,俄羅斯政權接班明確,油元大量流進中東,都有利於歐非中東的投資氣氛。

全球股市大幅動盪,新興市場回檔幅度更凶,但俄羅斯基金卻已連續18周吸金。不過,杜翰說,新興歐洲基金中俄羅斯雖然占有最大比重,但新興歐洲基金卻仍然淨流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基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